阴影
阴影 阴影
C08版:乐活·书坊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说不尽萧萧落红
席殊书屋销售排行榜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3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将于3月8日上映的电影《萧红》,讲述了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女作家萧红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在这部电影首映前夕,我们邀请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张凌江撰文,讲述她心目中的萧红和萧红的作品,以飨读者。
来了《萧红》 想起萧红
说不尽萧萧落红
□张凌江(教授)
萧红
电影《萧红》剧照
    ◆◆◆芳草萋萋萧红墓

    遍寻中国历史,能在史册上留名的女性凤毛麟角,她们大多是文学女性,且命途多舛。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就是其中命运最悲苦、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可见才女也难逃“红颜薄命”的谶语。

    从1911年诞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到1942年病故于香港,“从异乡到异乡”,萧红(原名张乃莹)穿越中国南北跨度如此之大的广阔地域,在短短的31年间,她历尽情殇、战乱,最终寂寞地客死他乡。

    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广州学习期间,曾拜谒从香港移至广州东郊银河公墓的萧红墓,人迹罕至的小小墓冢芳草萋萋。我们为这位作家扫墓,献上一束野花,围坐在墓旁谈古论今,时而默默聆听女作家倾诉自己的悲凉寂寞。

    萧红曾留下遗愿:“(我)死后要葬在鲁迅先生墓旁,现在办不到,将来要为我办。”遗愿终成遗憾,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代文人同气相求、一脉相承的精神永存。

    2003年冬季,笔者又探访了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区城南的萧红故居(现辟为萧红纪念馆)。茫茫雪原映衬着青砖青瓦的大院落,漫步“后花园”,我眼前重现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中所描写的草长莺飞、充满童趣的世界。

    萧红故居中汉白玉雕塑的萧红像与白雪浑然一体,仿佛青春少女仍活泼快乐地在园中嬉戏。

    ◆◆◆悲惨身世令人叹

    十年漂泊,倦鸟归林,精神还乡。1940年,萧红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写出了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表达对乡土的眷念。为小说作序的茅盾先生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是慈祥的祖父和五彩的后花园慰藉滋养着童年萧红的心灵。“祖父、后花园、我”就是作家对纯真寂寞童年的美好回忆。

    祖父去世后,萧红结束了“后花园”生活,随即逃离封建家庭,演绎了中国版“出走的娜拉”。为逃避包办婚姻继续求学,萧红与表哥私奔,进入北京女师大附中读书,但不久由于家庭的经济封锁,她难以维系生活,又狼狈地回到呼兰。这一经历使萧红成为封闭保守的家乡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使家人“蒙羞”。萧红无法忍受周遭的白眼,再次逃离家乡到北京求学。这次,曾与她订婚的呼兰县驻军邦统王廷兰之子王恩甲追到北京,为生存计,萧红与王恩甲和好并一同回到哈尔滨,同居在东兴顺旅馆。因王家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两人坐吃山空,欠了旅馆600多元房租后,王恩甲逃之夭夭,将身怀六甲的萧红遗弃在旅馆中。

    被老板囚禁在宾馆的萧红,向报馆的熟人投书求助,“白马王子”萧军(原名刘鸿霖)从天而降把她解救出来。从此,二人相爱成就了文坛一段佳话。萧红狠心地将生下六天的女儿送人,义无反顾地同萧军一起追求新生活。从哈尔滨到青岛再到上海落脚,萧红如“天外来客”叩开了文坛巨擘鲁迅先生的门,一部《生死场》让鲁迅惊奇,也惊爆了文坛。

    萧红、萧军“革命加爱情”,夫妇唱和,这是萧红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可惜好景不长,“蜜月”两年,风流成性的萧军有了外遇,两人争吵日益激烈,以致性格暴躁的萧军动手殴打萧红,萧红身心遍布着难以医治的创伤。为了缓解冲突,萧红接受鲁迅的建议去了日本。客居他乡的萧红仍然思念着萧军,当她满怀希望回到萧军身边时,矛盾却进一步激化,背叛和猜忌变得毫无遮拦。萧红与萧军的爱情悲剧依然没有逃脱“痴心女子负心汉”这个通俗模式。

    ◆◆◆文学成就耀文坛

    萧红把才能都挥洒在了文学上,在生活中永远都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小女孩儿,她不能没有男性的陪伴。与萧军分手后,萧红把自己的情感和命运交给了作家端木蕻良,结婚时她还怀着萧军的孩子。萧红说:“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得到爱护和体贴是萧红的奢望,这段感情在当时不被理解,今日还颇受非议。端木从小受家人溺爱,依赖性强,生活能力差,不懂得关爱呵护妻子。1938年8月,日军轰炸武汉,端木先行逃难,萧红独自一人乘坐武汉至重庆的轮船,身体笨重的孕妇跌倒在轮船的甲板上,只能自己挣扎着爬起来。在武汉,萧红得到作家罗峰、白朗夫妇的同情和帮助,生下了萧军的孩子,但几天后孩子夭折了。

    失去两个孩子是萧红最深刻的苦难。在小说《生死场》中,生育被描写得诡异惨痛,是与死亡的魔咒紧紧相连的无偿无谓、无意义无目的的纯粹动物性行为,小说对生育和母亲天职的怀疑,是否就是她自身惨痛经历的隐喻和映射呢?

    1942年1月,萧红因在战乱动荡的香港卧病,无法得到良好的治疗,又被医生误诊为喉瘤,喉管开刀,病情恶化,以致丧失了说话功能。她的绝笔凄婉悲愤:“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泣血绝笔写尽了女作家一生的痛苦与挣扎、漂泊与无奈。萧红死去时,香港沦陷了,端木没有守在身边,萧军也没有像萧红幻想的那样来救她于水火……

    “女人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萧红诗)萧红是天籁,是从天上不小心掉下来的天使,单纯透明,她不宜生活在俗世中,又折断了翅膀无力飞回天上。这个敏感脆弱寂寞的女孩儿在感情上惯于依赖不能自立,却在文学上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不矫饰,不从俗,独树一帜,“追求一种自然、纯尚而又不受功利观念侵蚀的美”,留给我们一份童心盎然而又沉郁深广的文学遗产。

    三八节到来之际,关于女人的话题骤然多了起来,多是美容护肤、瘦身健美的,突然怀想萧红,似乎不合时宜……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相关链接

    萧红的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

    中篇小说 《生死场》《马伯乐》《小城三月》《牛车上》

    短篇小说 《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后花园、祖父和我》

    散文 《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饿》《回忆鲁迅先生》《桥》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