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3版:洛阳·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看魔术大师如何带您玩“穿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3 年 3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河北吴桥古典魔术传承人张钰军应邀来洛为帝都百戏苑项目支招
看魔术大师如何带您玩“穿越”
□记者 王妍 实习生 朱光明 文/图
张钰军
    核心提示

    近日,河北吴桥古典魔术传承人张钰军应邀来到我市,欲将杂技之乡——吴桥的演艺旅游发展经验植入洛阳百戏。

    洛阳百戏请来吴桥“外援”

    今年56岁的张钰军出生于魔术世家,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典魔术的传承人,也是当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表演类旅游景点——吴桥杂技大世界的管理者之一。

    近年来,我市为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旅游项目,今年年初,市杂技团申报的帝都百戏苑项目被列入我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重点考核项目之一。为更好地弘扬洛阳百戏文化,多出精品,市杂技团团长张国胜请来张钰军为其支招。

    除了擅长旅游策划,张钰军在古典魔术的研究上也颇有成就。古典魔术,指中国传统的民间戏法,如“空碗变鱼水”等,与西方现代魔术舞台化的表演相比,更注重演员的手法技巧,耍的是“硬功夫”。尤为可贵的是,古典魔术可被观众近距离围观而不露破绽,这是西方现代魔术无法比拟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举办了“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张钰军作为河北省的代表,在“祥云小屋”为中外游客奉上了精彩的古典魔术表演。“顺利的话,我们不仅会借鉴吴桥的演艺旅游发展经验,还将从吴桥引进一批专业人才,让洛阳百姓不出家门就能看到奥运会上一流的古典魔术表演。”张国胜说。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百戏

    “百戏包括古代音乐、歌舞、杂技、曲艺等,是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总称,洛阳作为中国百戏的摇篮,可用来开发的资源实在是不胜枚举。”在洛参观了几天后,张钰军感叹道。

    那么,如何让游客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洛阳深厚的历史积淀?张钰军说,单靠讲述肯定是不够的,得让游客看得见、摸得着,身临其境。最直观的方式,就是现在影视剧中流行的“穿越”。

    在市杂技团与张钰军的共同商讨下,帝都百戏苑的客房按楼层依次被设计为曾建都洛阳的夏、商、周、东汉、曹魏等主题。每个楼层的景观、装潢乃至服务人员的服饰、称谓,都遵照当时的历史,让游客浸润在朝代文化中,感同身受。

    在餐饮上,张钰军建议将戏法与之结合,进行魔术烹饪。比如游客点了“红烧鲤鱼”,魔术师通过魔术表演“空中钓鱼”,从桌边钓来一条活鱼,转手间变成烹饪好的菜品。“这种餐饮形式在吴桥沿用多年,很受游客欢迎。”张钰军说。

    在帝都百戏苑的重心——百戏表演上,除杂技团之前排演的大型百戏剧《洛神》外,张钰军提出可根据洛阳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另排《牡丹仙子》《龙门之光》等百戏剧目轮番上演。此外,传统百戏项目独台戏、拉洋片等,都可作为日常表演节目,让游客仿若置身南北艺术荟萃的北京天桥。

    百戏入殿堂,不能少了人情味儿

    “以前的百戏,讲究‘卖口儿’,就是艺人在表演的同时,所说的配场话语。行内有一句话讲‘三分艺,七分口儿’,这些‘口儿’既是演出的一部分,也是艺人与观众之间感情的传递。”张钰军说。

    张钰军说,以前的表演就在农村空地上,没法收门票,全凭观众自觉给钱。观众一听“口儿”卖得好,也会心生不忍,有一毛拿一毛,有五分拿五分,实在穷的,就回家拿两个馍馍。艺人与观众相互扶持,造就了那个时代的温暖和感动。

    如今,表演条件好了,但艺人与观众间的情意却淡了,失去了人情味儿和烟火味儿的百戏,变成了高难度却生硬简单的技艺表演。

    对此,张钰军表示,当今要保留的不仅是老祖宗留下的技艺,更要传承百戏在千百年流传中包含的人文情怀。这种扎根民间、与百姓鱼水相融的人情味儿,才能滋养着百戏代代相传。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