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女生在展示自己的创作 |
|
1 课堂概念
“心课堂”是西下池小学的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新的课堂形态,是校长李艳丽倡导的“心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被誉为我国课改的一个成功样本。“心教育”的核心为爱、自由、平等、规则,“心课堂”围绕这些形成了7项基本主张,即心情决定一切、安全才能放心、尊重个性差异、师生互为资源、随性而不随便、评价仅作参考、课堂就是生命。
2 课堂流程
一、了解学习目标。
二、完成学习目标。通过对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通过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1.小组活动 学生花5至7分钟自学、互学、群学。
2.展示环节 学生针对有代表性的句子,领悟心理活动在上下文及通篇文章中的作用。
3.总结过渡 学生分三部分进行总结:总结上一环节大家展示的内容;总结大家展示的课堂效果,并注意下一环节的事项;明确下一个学习目标。
三、完成学习目标。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自创片段,并与大家分享。
1.小组活动 准备5分钟。
2.展示环节 小组合作、个人展示均可。
四、进行小结。尽量让学生总结,如果学生有说得不完善的地方,老师可补充。
3 创新设计
舍弃学生一看就懂的,此前重点学过的内容,着力突出学生对本文中极有特色的内心独白描写及场景描写的体会、运用。
整个课堂,每一个孩子跟大家分享的内容都是被允许的,都是安全的;老师是孩子们的陪伴者,而不是评判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绝不会包含“你这样说不对”“你看他说得多好呀”等语句,如果老师发现学生的表述有知识性的错误,会告诉孩子:“你的看法是这样的,老师也有个看法,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4 课堂观察
“学习目标,我能通过对文中人物的心理描写,掌握通过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我能运用这种方法,自创片段并与大家分享。”黑板上,只有学生自己写下的两行字。
“我先跟大家分享吧!”一名男生站起来,他从文章中第二自然段女主人公桑娜的心事“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中能体会“即使这么危险、辛劳,全家人也只能勉强糊口而已,生活太贫困了”。
随后,一名女生开了腔:“我觉得尽管家境贫寒,桑娜的家一定很温暖舒适,因为‘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她是个勤劳能干的主妇。”
又一名同学说:“桑娜看到西蒙死了,想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养活,‘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可见桑娜很善良,可是,为什么把孩子抱回家以后,她又‘忐忑不安’呢?她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谁能解释一下?”
“‘他会说什么呢?……够他受的了’她可怜两个孩子,也为全家今后的生活担忧。”一名同学说。
“看这里,‘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也好!’,其实桑娜内心挺矛盾的。”另一个同学说。
课堂上,大家各抒己见。随后,几名同学上台把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其中,一名同学创作的小故事,图文并茂、饱含深情,使不少人边看边流泪。
咦,老师在哪里?大家发现,她一直游走在孩子们中间,认真记录,以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5 专家点评
夏书芳 洛阳教育发展联盟顾问
教育专家
李毅 洛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长
教师“隐身” 教学“用心”
新课标把读书放在了语文学习的首要位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其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阅读。
而在现实课堂中,不少教师为了教学目标的落实,课堂效率的提高,很少思考教学目标与学科标准的关系。他们往往把一篇课文弄得支离破碎,让学生围绕着知识点进行操练,或者搞题海战术,以练代讲,直接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语文课变成了乏味的讲解课。这是在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
在“心课堂”上,老师用心考虑每个孩子的发展需求,尽可能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听、说、读、写的素养得到巧妙的锻炼,阅读兴趣更加浓厚,能力得到提高。老师看似“隐身”,实质上真正做到了用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真实比精彩更重要
孩子们落落大方,毫不拘束,表达有条不紊——在“心课堂”上,学生良好的状态让观者印象深刻,这与“心课堂”的主旨密切相关。
“心课堂”就是让每个孩子都有愉悦的心情,它追求的课堂氛围是“茶馆式”的宽松、自由与舒展,它倡导学生把老师和同学当成家人,消除畏惧,真正放开、专注于课堂。
如此一来,每个生命都能得到真切关照,孩子们的情绪不再压抑,他们会去主动思考、充实生活,到了课堂上就有了本真的展示,他们学习的热情得以长期保持,人生观、价值观也将更趋成熟;即使学生的表现有缺憾也不要紧,与学习成绩相比,“心课堂”更重视学习品质的培养与学习能力的形成。
正如该校校长李艳丽所说:“温馨、灵动的‘心课堂’倡导真实,真实比精彩更重要,真实是通向精彩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