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春,不少家长带孩子到户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可是还有不少家长宁愿辜负春光,宅在家里,也不愿或不敢带宝宝出门。
1 现象 宅娃是这样炼成的
一名幼儿教师向记者讲述了上周日她去西工区一个朋友家做客时见到的场景:进到朋友家,朋友在iPad上购物,朋友的老公在电脑上玩游戏,5岁的孩子在手机上玩游戏,一家三口各忙各的,玩得不亦乐乎。
这个朋友是个80后,她和老公都是都市白领,平时工作很忙,双休日也懒得出门,孩子自然也是宅娃一个,除了上幼儿园,很少出门,也不喜欢和周围的小朋友玩。
住在涧西区一拖家属院的朱珠,她的孩子7个月大时得了肺炎,住了几天医院。此后,孩子经常生病,朱珠担心外面空气不好,就让孩子天天待在家里,结果现在孩子快两岁了,只要一出门就感冒、发烧,看着窗外和煦的阳光,朱珠却不敢轻易让孩子出门。
家住涧西区同乐寨的琪宝(化名)今年3岁,他是由姥姥带大的。姥姥是个电视迷,很少下楼,琪宝也因此很少有机会和小朋友一起玩。现在刚上幼儿园的他,不仅吐字不清,而且一见到小朋友就无所适从,常常一个人躲在一边玩。
2 分析 宅宝宝问题多
记者采访了市直第二幼儿园老师常明,她从教十几年,对幼儿教育颇有心得。
常明分析,宅宝宝的出现实际上是宅家长造成的。目前,80后已经为人父母,90后也开始结婚生子,但年轻一族比较热衷于网络,容易忽视与孩子的亲情沟通,让孩子精神缺乏寄托,陷于电子产品的包围中,从而形成内向、孤僻,害怕与人交往等不良性格。
不少上班族把孩子托付给老人照看,当起甩手掌柜。孩子3岁前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老人由于运动量有限,精力有限,带孩子出去的机会少,孩子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往往会错过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从而变得口齿不清,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自信等。
幼儿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如果长时间宅在家里,身体的各种器官得不到锻炼,孩子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就会像养在温室里的花朵,往往柔弱得不堪一击。
3 对策 把春天带给孩子
常明说,一个成人在家里待上两三天不出门,就会觉得难受,更何况一个需要认知世界的幼儿。对孩子来说,大自然是很好的老师。家长要趁着春天来临,带孩子多出去走走,阻断来自电脑、电视、游戏机的狂轰滥炸,让孩子得到阳光的沐浴,健康成长。
为了改变孩子孤僻的性格,家长不妨有意识地创造机会,组织家庭聚会、朋友聚会,约几个和自己孩子同龄的小朋友的家长一起出游。在出游的过程中,最好能根据当时的所见所闻,临时拓展一些游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参与进来。比如,看到小鸟,可以让孩子们给小鸟打电话,看到蜗牛壳就让孩子们帮蜗牛找家等,在互动游戏中,让孩子感受到和他人交往的快乐,渐渐打开孩子孤僻的精神世界。
跟其他城市相比,我市优美的环境、开放的公园,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大自然。家长可以花点工夫带孩子到小河边或是公园里,观察柳树发芽,桃花吐蕊。在游玩的过程中,可对孩子进行启发式提问,让孩子说出大自然的美,比如“春天到了,树上有什么变化?”“太阳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觉?”鼓励孩子说出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
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郊外,挖野菜,撒欢儿地跑,体味各种野趣。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更能促进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