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在唱儿歌 | |
□见习记者
杜卿 张斌 文/图
核心提示
3月21日,身边的朋友或许要告诉你重视睡眠质量,多种树保护环境,因为这一天是世界森林日和世界睡眠日。
不过,当天还有一个节日或许您没留意到,那就是世界儿歌日。
当日,记者来到我市学知园幼儿园的教室,重新体验了一次坐在教室学儿歌的感觉。
最受欢迎的还是“老旋律”
课堂上,《数鸭子》《我的好妈妈》《小燕子》等这些熟悉的旋律又回响在了记者耳边。记者随手翻看了一些关于儿歌的书籍,上面的多数儿歌记者小的时候也曾学过。
有着近20年教育经验的姜老师告诉记者,儿歌的黄金创作时期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现在许多儿歌都是那时候传下来的,例如:《小燕子》《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等。
提到为何老儿歌依然这么受欢迎,姜老师表示,一方面,很多家长在子女上幼儿园之前,就会教上一些他们自己小时候学的儿歌。另一方面,比起近些年的一些儿歌,老儿歌的旋律优美,学起来非常容易,而且也充满着正能量。姜老师笑着说:“有时候去KTV,也会不自觉地点上几首儿歌,大家唱过后都会很开心。”
没变的不止旋律,还有动作
不光旋律熟悉,记者发现,孩子们在唱歌时,一些配合歌曲的动作也和大家印象中的大致相同。唱到太阳升起时,总是双臂向上展开,而唱到和睡觉有关的时候,则总是双手合拢后放在头的右侧,然后头部轻轻枕向手臂。
幼儿园李老师认为,之所以这些动作“一脉相承”,应该是因为这些动作设计得非常形象、易学。像“睡觉”“太阳升起”“花朵”这样的词句,已经有了专门对应它们的动作,就成了一种手势化的语言。
英文歌、节奏乐,这些形式也不错
在幼儿园采访时,记者还听到了一些班级的小朋友唱着英文歌。还有些班级的小朋友拿着简单的乐器边唱边演奏。
李老师告诉记者,这种拿着乐器表演的歌曲叫作节奏乐,这些歌曲的节奏都非常鲜明。通过让孩子们用乐器来表演,培养他们的节奏感。“我们小的时候可没学过这么多的英语歌和节奏乐。”李老师笑着说。
小时候的儿歌你还能记得多少呢?如果有时间不妨坐下来,翻翻老照片,跟家人一起回忆一下那些年我们一起唱过的儿歌。
相关链接
1976年,在比利时克诺克两年一度的国际诗歌会上创立了世界儿歌日,由13岁以下的儿童每年在3月21日举行庆祝活动。主题是:关爱儿童、缔造和平、消灭战争、建设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