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20日凌晨,我市一新妈妈疑因产后抑郁症跳楼自杀。医生提醒说,约一半产妇患有这种病症,预防重在产前教育,家人特别是丈夫的关爱尤为重要。(见本报昨日A09版报道)
年轻妈妈撇下了嗷嗷待哺的宝宝离开了,假如确因产后抑郁症,实在令人惋惜。而约半数产妇患抑郁症的数据,也吓了人一大跳。
医生表示,这属于常见病,致病原因是复杂的,有生理因素,有心理因素,有家庭因素,也可能与社会环境有关。但不管啥原因,性情大变、心烦意乱、夜不能寐,这些抑郁症状带来的痛苦,不该让“半边天”独自承担。
生活中,妻子怀孕了,丈夫自然很高兴,往往想着买补品,这一顿吃啥下一顿吃啥,物质上关怀备至,却常忽视了心理上的关爱,对妻子一些细小的情绪变化,未能细心观察。而这,正是造成产妇抑郁的关键因素。
没有作为女人的切身感受,没有作为妈妈的切身感受,没有任何一个丈夫,有资格判断妻子的小情绪是“矫情”。
有了孩子,丈夫理应尽快进入“爸爸角色”,说得夸张一点,不妨成为妻子的“出气筒”,听得进牢骚,耐得住埋怨,用理解、体贴与陪伴,化解妻子心中的不安。在国外,医院经常把孕妇分成小组,让她们互相倾诉心事,消除怀孕的紧张心理——丈夫,则在一旁倾听,与妻子形影不离。
抑郁产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家庭的关爱,社会也应给予重视,加强对产妇权益的保护。比如在产前、产后实施心理辅导、社区干预等,减少“半边天”的社会压力。而这,也会督促丈夫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