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障碍的“懒人跳” |
| 跨越5人的“团身侧空翻” |
| 翻越障碍的“上墙” |
| 从高墙上“速降” |
| “转墙” |
| 辅助学员做“后空翻”练习 |
|
一群年轻人在栏杆、围墙等城市障碍物之间来回攀爬跳跃,不时做出飞身一跃、就地翻滚等惊险动作……自跑酷传入洛阳后,这样的情景就不时出现在古都街头。
近日,在西工体育场入口处,一群年轻人的跑酷表演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转墙、猫扑、空翻……惊险的动作不时引起人群惊呼,这群年轻人却总能化险为夷。
跑酷又称“城市疾走”,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它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大训练场,一切围墙、屋顶都成为可以攀爬、穿越的对象。2008年,一群洛阳少年成立了我市首个跑酷俱乐部,将这项运动发展开来。
赵志远是洛阳首批跑酷爱好者之一,2008年他才上高二,如今他已是一名银行职员,但他依然坚持周末跑酷,他把这当成一种减压方式。
“跑酷中不少动作看起来很惊险,不少人觉得这是一项危险的极限运动,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赵志远说,每个跑酷者,入门第一课不是学如何“耍酷”,而是如何自我保护。
据介绍,新入门的跑酷成员往往要先在室内训练馆训练,训练馆内的海绵垫、海绵池可为新学者提供保护。在跑酷的常见动作中,起保护作用的动作也占了很大比例。比如从高墙上跳下时的“就地翻滚”,是为了减轻高空落地对脚踝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冲击,而双臂挂墙的“猫挂”,则是纵身一跃的“猫扑”出现意外时的一种自救。
在训练的队伍中,我们发现了几张女孩的面孔。几个女孩儿干净利落的身手,让围观者啧啧称赞。18岁的徐恩慈便是一名跑酷“老手”,她说,由于女孩儿在爆发力上不如男孩儿,她们往往选择技巧性、柔韧性强的训练,如“猫爬”“侧翻”“猩猩跳”等。虽偶有磕碰,但她们坚信,“那些受过伤的地方,终将成为我们身体上最强大的部分”。
训练间隙,跑酷俱乐部成员小丰的父亲走上前去,为大汗淋漓的儿子递上矿泉水。“这比窝在家里对着电脑强多了,要是再早十年,我也想试试!”他说,儿子玩跑酷后,身体素质好了很多,也比以前开朗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