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因嫌民工弄脏厕所,武汉一名看厕所的婆婆在墙上写下标语——“外来民工禁止入内,违者罚款二百”。(见本报昨日B03版报道)
要从这样的“语言暴力”中读出城乡对立、阶层冲突的含义,并大加鞭挞,也不难。问题是,在社会融合日益深入的当下,抱着敏感的阶层思维,对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未必有真用处。
说实话,城里人是明白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及其生活的艰辛的。只是,行业对行业,地域对地域,甚至性别对性别,类似歧视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而这种歧视,已超越了道德范畴——不消除背后的制度诱因,人群间的割裂就无法消除。而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户籍制度的难以撼动,再加上社会规则的失范,都是制度诱因的一部分。当诚实生活、辛勤劳动的普通人发现自己常不被尊重时,难免在歧视与被歧视间寻求平衡。
单纯的道德鞭挞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自我的道德优越感获得强化。而只有消除社会各群体之间的权利鸿沟,才能获得我们希望的平等、和谐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