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期,受团市委的委托,洛阳师范学院行为偏差青少年生活状况调查研究小组的成员们,在征得校方同意和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对我市190名行为偏差青少年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因素都会造成青少年行为偏差。
在三方面因素中,家庭则是造成青少年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
1 家庭是造成青少年行为偏差的主因
团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家庭环境作为个体生活的第一个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家庭是造成青少年行为偏差的主因。如今,离异家庭的增多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凸显,家庭环境恶劣、家长对子女溺爱袒护、家长行为不端等,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诱因。
从调查结果来看,父母经常不在家,家人很少同自己交谈,父母经常打骂自己是行为偏差青少年不喜欢自己的家庭氛围的主要原因。
今年18岁的小张现在我市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高中毕业的他曾将同学打成重伤。小张说:“我爸上夜班,没时间管我,他对我的要求就是不要在外面惹事。”
从调查结果来看,81.9%的家长在子女出现偏差行为后,对他们的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他们不在外面惹是生非,这种“半放弃”的处理方式容易让子女对自己的家庭感到失望,甚至自暴自弃,走上犯罪的道路。
2 不愿给孩子贴“标签”,他们拒绝帮助
团市委权益部部长蔡珺说,2011年10月,全市共排查出700多名严重行为偏差青少年,他们走访了其中36个青少年的家庭,仅有1个家庭愿意接受帮扶,其余的几乎都不承认孩子是问题少年,有的家长甚至恶言相对。
“我们必须得到家长的同意才能接触到帮扶对象,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否认自己的孩子是有‘问题’的。家长拒绝帮助,走访式帮扶工作就被搁置了。”蔡珺无奈地说。
调查报告显示,在谈及对学校生活的印象时,近四成的调查对象表示不喜欢学校的生活,近三成行为偏差青少年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学校却认为,有偏差行为的学生总是不好好听课,不守纪律,影响其他学生正常学习。
家长不管,普通学校又管不好,有没有专门机构来对这些行为偏差青少年进行管理呢?
3 要正视问题 对症下药
旭升中学(原工读学校)是我市目前唯一专门针对问题学生进行特殊教育的学校。该校开设的剪纸、泥塑、拓印等特色课程,让很多孩子在动手过程中渐渐找到了乐趣和自信。
就是这样一个专门接收问题少年的学校,如今却面临着不被人接受、生源严重流失的尴尬处境。
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进入工读学校,就意味着给孩子贴上了问题少年的“标签”,会毁了孩子一辈子的名声。因此,有些孩子的问题明明已经非常严重,但家长仍不肯送其去接受矫正,最终导致这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
蔡珺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偏差行为,千万不要急于责骂,应问清楚原因,对症下药。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或相关机构的帮助。
相关链接
偏差行为
偏差行为,一般而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的偏离或违反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青少年偏差行为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性偏差行为和严重偏差行为两类,前者指轻微的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后者主要指违反国家法律,情节较为严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