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本《本草纲目》印刷质量不太好,左半页右下角字迹较为模糊 (图片由晁会元提供) |
|
核心提示
近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北京国家图书馆稽古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公布了全国古籍普查重要发现,洛阳收藏家晁会元收藏的明代金陵本《本草纲目》名列其中。(详见本报4月19日A19版相关报道)
这部明代金陵本《本草纲目》有何独特之处?其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1 金陵本《本草纲目》刻板质量不高,传世稀少
《本草纲目》是中国医药史上的集大成之作,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而成。全书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插图1109幅,引用文献上自战国,下迄明万历年间,涵盖2000多年的药物学知识,同时其内容还涉及植物学、化学、冶金学等领域,被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是“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本草纲目》脱稿于1578年,后经李时珍3次修改定稿。此书脱稿后,李时珍曾专程携书赴江苏太仓弇(yǎn)山园拜访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王世贞详细阅读后,大加赞赏,欣然为之作序。
为能尽快刊刻此书,李时珍于1580年及1590年两次前往太仓和南京,最终金陵出版商胡承龙应允刻印。直到1593年,胡承龙前后历时4年才将《本草纲目》刻完,共32册52卷,称为“金陵本”,而就在此书即将出版时,李时珍溘然长逝,没能目睹自己心血的问世。
金陵本作为由李时珍家族自编的版本,多能体现李时珍原意,但由于李时珍一生清贫,财力不足,因此金陵本《本草纲目》的刻板质量不高,字体常有歪扭,印刷后不久字迹即开始模糊。这也是金陵本《本草纲目》传世稀少的主要原因。
2 江西本《本草纲目》问世,很快成为通行本
鉴于金陵本《本草纲目》“初刻未工,行之不广”,1603年,在江西各级官员支持下,《本草纲目》重新刊刻,历时5个月,被称为“江西本”。
江西本虽直接以金陵本为底本,且其书刻成距李时珍逝世仅10年,但书中已有不少错误之处。如卷四“外伤诸疮”有“皴裂”一项,江西本误将此二字混入“冻疮”项末一味药“豚脑并涂抹”中,成为“豚脑并涂抹皴裂”,意思立刻大变。
因江西本是官方主持刊刻的,所以纸墨均优于金陵本,刻字精良,用纸考究,很快便成为通行本,金陵本作为《本草纲目》的祖本则渐渐失传。明清以后的《本草纲目》版本没有一本是以金陵本作底本的,古今许多著名学者甚至都未能见其真面目。
3 书名页尚存,可推出明确印制时间
晁会元介绍,目前发现的其他7部金陵本《本草纲目》有个共同缺陷,即书名页缺失,因此印制时间只有靠校勘推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他收藏的这部书名页尚存,根据其发兑者的活动年月,即可推断出其明确印制时间。因此,此部金陵本《本草纲目》是已知金陵本中唯一一套可推出明确印制时间的。
晁会元称,这部《本草纲目》共32册52卷,前有王世贞《本草纲目序》及两卷附图。王世贞序言中“莫剖朱紫”的“剖”字末笔有断版,附图中有66处断版印痕。这两卷附图共计1109幅图,每半面为4幅至6幅,为李时珍儿子李建元、李建木手绘,因两人不是专业画家,因此所作之画难免失真,尤其动物画图特别不准确,但明代风格十分突出。
正文板框高200毫米,宽138毫米,每半面12行,每行24字,全文共计190多万字。而江西本则正文板框高222毫米,宽150毫米,每半面9行,每行20字。该书书名页正中竖刻颜体“本草纲目”四个大字,右署“李东壁先生辑注”,左刻“制锦堂吴吉征发兑”。书名页左下角盖有“本衙藏版”篆书朱文大印,应为金陵版印本自藏图书。
4 晁氏家族,藏书风气已逾千年
晁氏家族素有藏书之风,晁会元工作之余也爱好藏书。据记载,最早的晁氏藏书可追溯至北宋工部尚书晁迥,在其之后,晁补之、晁说之、晁冲之均为藏书名家。宋代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私家藏书书目,清代的目录巨编《四库全书总目》,采用《郡斋读书志》的材料有300多条。明代晁瑮(lì)编撰的《宝文堂书目》也记载了其私家藏书书目。晁氏家族藏书风气延续至今已逾千年。
家族的藏书传统,加上自己多年的收藏经验,晁会元对中国古籍市场很了解。他总结道,购买珍贵古籍,改革开放至2000年左右,只要用心搜集,市场上即可买到;2000年后,要到全国各地的古籍书店购买;2005年后,就要到全国各地的拍卖会上甚至国外购买。
5 无心巧遇,觅得稀世珍宝
晁会元淘得这部金陵本《本草纲目》纯属无心偶得。2008年,家住河南伏牛山深处的一位朋友告诉晁会元,其家中藏了一套明代版的《列女传》。晁会元不远千里赶到后,却失望地发现所谓的明版本不过是民国时期的翻印本。
随后,这位朋友又抱来一摞木刻本医书,称这是他家祖传的宝贝,封皮上写着《本草纲目》。晁会元半信半疑地翻看着,却发现这部书的行数和刻字与其他版本的《本草纲目》完全不同。
“这部书的刻字歪歪扭扭,甚至有些模糊不清,但明代风格比较明显。”虽然晁会元当时还不清楚这部书的珍贵程度,但凭借多年的藏书经验,他知道这肯定是一套罕见的古籍。
将这套《本草纲目》带回家后,晁会元研究发现这部书与文献记载的金陵本《本草纲目》特征完全一致。
因金陵本《本草纲目》是古籍中的稀世珍宝,晁会元一时不敢确认,于是又调出日本内阁文库藏的金陵本《本草纲目》书影对照。他从自己手中这部《本草纲目》的药草图画中找出66处断版印痕,经对照,发现两书药草图画中的断版印痕完全一致,这是翻刻与造假办不到的。
基本确定后,晁会元又联系了国内研究《本草纲目》的权威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的郑金生教授,郑金生对比书影后答复:“可以肯定这是新发现的金陵本系统的《本草纲目》明版之一,也是近年《本草纲目》版本的一个重要发现,此本价值很大,毋庸置疑。”
随后,国家专程派出版本鉴定权威李志中等多名专家鉴定晁会元手中的《本草纲目》,确定为真本后,又拨专款修缮保护此书,并由文化部颁发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