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蛟龙”入海前准备的场景
(网络图片) | |
6月10日上午,由母船“向阳红9号”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苏江阴启程前往南海,开始了它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的首次远航。
除了潜航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蛟龙”此次的下潜团队中还有14位来自海洋、地震、环境、生物学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以及一位中央电视台的女记者,这也是“蛟龙”号下潜首次迎来科学家和媒体乘客。
但是,想成为这辆“深海的士”的乘客绝非易事。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生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了遨游深海需要作哪些准备。
看点
此次侧重“蛟龙”应用能力
“此次试验性应用航次中,作业深度不会是看点,我们主要侧重潜水器的应用能力。”“蛟龙号”副总设计师胡震表示,“蛟龙号”将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逐步提高作业能力,改进作业方法。
随行
首次搭载14位科学家
首次搭载“蛟龙号”的14位科学家来自不同的领域,其中有海洋地质、海洋环境方面的专家,也有海底生物学家,他们将使用各种高新设备,进行深海调查。据悉,这14位科学家已通过考核,具备随艇下潜条件。
准备
遨游深海需具备条件
报名 需持“健康旅行证书”
想顺利成为一名深海乘客,除了所从事的专业需要符合下潜科考任务的需求,有明确的下潜考察计划和目标,对于健康和心理素质也有要求,报名时,乘客需持有“健康旅行证书”,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工作情绪。
训练 最好练习“关禁闭”
王春生告诉记者:“老师要求我们回家每天进行半个小时的锻炼,使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还建议我们在家最好能够尝试将自己关到一个狭小的密闭空间内进行训练,以防到时候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产生恐惧心理。”
操作 学会自驾逃生并不难
乘客分2人一组和1名潜航员进入舱内在水中完成一次试潜,每次1小时。水下1小时的训练主要是想让乘客们掌握应急操作,万一潜航员出现不测,有能力乘潜水器安全返回水面。
经过训练后王春生告诉记者,安全返回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抛载,其实这并不算很难,只要记住关键的几个按键,就可以顺利让潜水器上浮。
笔试 要答百分制考卷
在经历了报名、选拔、培训、操作这些步骤之后,所有乘客还需答一份百分制的考卷,与“结业考试”类似。
经历过重重考核之后,最终有15名乘客顺利搭乘“蛟龙”号,参与此次试验性应用航次,其中3位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