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市民汪女士很悲伤——丈夫日前去世,其生前曾表示想捐献器官,但她与河南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公室取得联系后,得知心脏停止跳动后已不符合器官捐献要求。她转而提出捐献丈夫的眼角膜,但又被告知可能来不及。
记者在多方了解后发现,不少市民所理解的器官捐献与其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
【事件】 未能完成逝者捐献心愿,是对其家属的又一次打击
4日18时许,汪女士的丈夫在昏迷4天后经医院抢救无效去世。在丈夫去世后,汪女士拨通了河南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公室的电话。
“丈夫说过想捐献器官,家人也都赞成,希望以另一种方式让他的生命得以延续。”汪女士说,接下来的事情却让她遭受了又一次打击。
拨通电话说明情况后,汪女士得知由于丈夫的心脏停止跳动,已不符合器官捐献的相关要求。失望的汪女士想到还可捐赠眼角膜,但对方称捐赠的眼角膜需在心脏停止跳动后五个小时内获取,估计已来不及。
“打通电话距丈夫去世约20分钟,如果他们那边的人无法及时赶来,为何不能让咱当地的医院采集眼角膜……”说起此事,汪女士既气愤又无奈。
【现实】 我市医院尚无权采集器官,有意捐献者请提前联系
河南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器官捐献对捐赠者虽无年龄限制,却有严格的身体条件要求。(详见器官捐献大致流程及要求示意图)“每一个步骤都很严谨,这是对捐赠者的尊重,也是对其家属负责,遇特殊紧急情况也可尽量简化处理。”工作人员称。
材料准备、路途时间、现场评估、人员协调……该工作人员称,符合条件的捐赠者的家属如能在捐赠者心跳停止前10小时或更早与省红十字会取得联系,那么器官捐献成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如果是捐赠者心跳即将停止或去世后临时决定,很可能导致捐献失败。
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郑瑞生表示,我省2011年被定为器官捐献试点省份,目前全省只有几家定点医院可以做器官移植手术,而我市各大医院并未获此资格,也无权进行器官和眼角膜采集工作。
【瓶颈】 医生难开口,器官捐献宣传遇尴尬
既然器官捐献中时间因素影响很大,医生能否预先提醒捐赠者?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得知,对于器官捐献,我市并未要求各大医院向患者进行宣传。多数市民都是通过媒体了解到器官捐献的,但对于其具体的捐献流程知之甚少。
怕患者家属误解,是不少医生难以宣传器官捐献的原因之一。东方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陈月坦言,如果医生在患者生前向其家属宣传器官捐献,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和对医院治疗的不信任。
河科大二附院综合重症监护室主任吴涛称,如今医患之间的信任度并不算高,由患者家属的朋友来宣传器官捐献,或许比医生开口更易使患者家属接受。
经走访,多数医生表示若非患者或其家属问及,他们一般很少会对器官捐献一事主动宣传。
【期望】 让生命的延续更完美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死后应保留完整遗体。国内有媒体曾指出死亡标准难以判定、制度设计与捐献现实契合度不够、舆论压力等因素造成了我国器官捐献在艰难环境中向前的现状。
郑瑞生称,器官捐献对不少人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各项规章制度也都在完善中。自去年以来,我市已有几名市民成功实现了器官捐献,让生命完美延续。
目前,市红十字会正积极申请在洛阳建立工作站,希望能方便捐献器官的采集工作,同时大大增加我市器官捐献的成功率。
他山之石
在现代医疗中,移植手术中器官的主要来源都是遗体,许多国家鼓励甚至采取较为强硬的措施,规定人死后须进行器官捐献。
欧盟成员国中约一半国家对捐献器官采取的政策都是“选择捐赠”:如果你希望死后捐献器官,就明确表示出来。而另外一些国家,包括比利时和西班牙,采取的政策是“默认捐赠”:你必须明确拒绝,否则就等于你默认死后捐献器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班牙是全世界器官捐献率最高的国家。数据显示,全球每100名器官捐献者中,至少有7名是西班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