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stie在展示募捐来的衣服 | |
核心提示
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对于这句话,河南科技大学2008级学生王文松有着深深的感触。眼下,他正在做一件“大事”:联系并组织500多名身处世界各地的河科大校友,共同拍摄一部纪录片,女主角是身患癌症,但依然坚持在洛执教的美国教师Mistie。王文松说,年过六旬的Mistie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执着让他震撼,尽管拍摄工作看似烦琐,但王文松一定要完成,并打算将此作为礼物送给Mistie,让更多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外国人为中国学生们默默奉献着。
1 500多名校友为洋老师制作礼物
6月30日晚,洛阳晚报记者拨通了正在广东工作的王文松的电话。据他介绍,拍摄纪录片的想法早在去年毕业的时候就有了,今年5月,他打算实行这个计划。6月,通过电话、QQ聊天等方式,王文松与在美国、韩国、日本和国内的部分校友取得了联系,大家一拍即合,决定传播消息,使更多校友能够参与,联手制作这份特殊的礼物。
摄影、写采访提纲、影片剪辑……所有任务分工明确。虽身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但大家各负其责,积极筹备拍摄。王文松说,纪录片中不仅有对Mistie的采访以及执教事迹等内容,更多的是500多名校友录制的对Mistie的祝福视频。
“尽管很多校友毕业多年,但一听到Mistie的名字,大家都踊跃参与。”王文松说,拍摄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当中,预计7月底完成。到时,王文松和校友们将把视频上传至国内的门户网站,也会在第一时间把这份礼物献给Mistie。
2 癌症手术后未完全恢复,就回到了洛阳
近日,洛阳晚报记者来到了Mistie位于洛龙区的家。老人留着一头短发,红色上衣搭配一条白色长裙,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然而让人无法想象的是,眼前这个热情好客的63岁老人依然处在癌症手术后续治疗中。
2007年10月,Mistie从美国圣地亚哥来到洛阳,进入河南科技大学担任外教。2011年年初,她被确诊为乳腺癌,并返回美国进行了手术。去年,在身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Mistie回到了洛阳。
洛阳晚报记者发现,Mistie的书架上摆着林语堂的书,墙上挂着多幅中国十字绣作品。她说,早在来洛阳以前,她就已迷恋上了中国文化,喜欢中国菜和中国书,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尚心语。
Mistie说,来到洛阳,是给自己的一份礼物,虽然是美国人,但她的内心有着深深的中国情结。
就在洛阳晚报记者采访Mistie的前几天,已经有她的学生上门拍摄纪录片素材了。说起这事,这个美国老太太显得十分害羞,并对学生们的做法表达了感谢。
3 义务教学的同时不忘公益事业
究竟是什么样的魅力,让一帮中国学生为这个美国老太太所折服呢?
Mistie说,是英语拉近了她与中国学生的距离。2008年,Mistie利用一间教室,开设了免费英语课堂,并对所有院系学生开放,学生们可以在这里相互交流,锻炼口语。Mistie鼓励大家“敢说英语,说标准英语”。时间一长,有近百名学生定期到这里上课。
2009年,Mistie通过美国一个公益项目的资助,租下了洛龙区一套普通民宅,开设了名为“Sam's
Place”的英语角。在那里,快乐英语是唯一主题。每日18:00至21:30,附近在校大学生都可以来这里免费练习。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充实教学队伍,Mistie曾联系美国本土的志愿者来洛义务进行英语教学。在她的感染下,一个美国老乡也彻底爱上了洛阳,打算长期在洛执教。
在英语教学之余,Mistie还不忘从事公益事业。2010年,她开始每月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周边县区的中学进行一次义务支教活动。在Sam's
Place,我们发现,一间屋子内挂满了旧衣服。Mistie说,这些都是学生和大学同事捐赠的,清洗干净后,她和志愿者将把这些衣服捐给家境困难的人。
4 中国学生了解西方的窗口
目前,Mistie已经不再担任河科大外教了,Sam's
Place便成了她延续英语教学梦想的唯一场所。对于这个洋老师,同学们都有着积极的印象。
胡太萍,河南科技大学2009级学生。进入职场后不久,胡太萍就以流利的英语和出色的团队精神征服了同事。在她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Mistie的言传身教。
胡太萍说,两年前,自己曾协助Mistie管理Sam's
Place英语角,她从这个美国人身上学到了如何通过团队合作来让一个组织正常运转,同时也对助人为乐的含义理解得更加透彻。
王文松告诉我们,除了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Mistie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一直影响着他。“为了不让我们担心,她从未将自己患病的事告诉过我们,很多同学甚至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王文松说。
“也许我影响过你们,但也是你们让我对中国有了更深的认识。”Mistie说,在洛阳生活近6年,她的一些习惯也发生了改变。西方人认为,端起碗喝汤并不文明,必须使用勺子,可如今,Mistie已完全习惯了洛阳人的生活方式,不端起碗喝汤,她还会感到不太习惯。
Mistie说,中国正在尝试快速融入世界,但中国的青少年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并不深入,如果自己能使英语教学成为中国大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窗口,她会感到非常骄傲。
本月,这位美国老人准备跟随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前往四川雅安,帮助当地儿童走出地震阴影。“我觉得自己可以一直工作到80岁,年龄不会让我放慢脚步的!”Mistie说。
一个外教缘何有如此亲和力
□洛谭
无论身处何地,不管干啥工作,500多名校友不辞辛苦,合力为一位年过花甲的美国老人拍摄纪录片,这是为啥?
也许有人会说,那么多人踊跃参与,无非是想记录一位在洛工作的外教的经历,借以抒发对这名外教的感情。这种说法也对,却也不尽然。
无论古今中外,老师教书育人,学生回以尊敬,都是一种最朴素、最简单的伦理。从这方面讲,学生以此种形式,向老师表达祝福很正常。但细读此事发现,他们所要拍摄的已经不只是一位普通的洋教师。
从免费课堂,到义务支教,再到毫无报酬地坚持在洛教英语,为何Mistie不仅与许多外教不同,更与一些本土教师不同,做了许多本不必做的事?乳腺癌手术后续治疗仍在进行,为何她仍然停不下脚步?……
乐观、奉献、坚守,如果能从Mistie身上读到这些,也就不难理解一位63岁的老人为何如此具有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