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晚报在问:老旧小区硬件老化,“雷区”多多怎么办?说实在的,不好办,因为它们再也找不回“家属院”的身份了。
我的姥姥还在世的时候,每次去涧西都说“去工地”——几十年叫惯了的称呼,难改。是啊,半个多世纪前的涧西,真真是个大“工地”:建厂房、建居住区,一片片新楼拔地而起……
如今,当年的新楼变成了旧楼,有的还被列入工业遗产街区重点保护。看着自己住过的或正在住的地方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不少涧西人心存感慨。不过,楼旧了,就像人老了,健康难免要出问题。昨天,洛阳晚报报道,天津路13号街坊的楼大块掉墙皮,把人吓得不轻。
就像报道中提到的,类似的小区、旧楼在涧西还有不少:路灯不亮了,下水道不畅了,使劲关门都能震下半块砖!
这些小区,在过去多数是不叫小区的,而叫“家属院”——各厂矿单位的家属院。在过去,当生活琐事和“单位”这个词联系在一起时,似乎就变得简单多了:别说掉墙皮,就是家里的电路出了毛病、水管有了问题,单位都会派人管。
如今就没那么简单了。那些旧楼多是房改房,当年买房时哪有什么维修基金?物业费又收得很低甚至难收上来,想通过“自收自修”的方式来修房子,常是纸上谈兵。拿现在管理、维护新建小区的路子往这儿套,基本不好使。
洛阳晚报在问:老旧小区硬件老化,“雷区”多多怎么办?说实在的,不好办,因为它们再也找不回“家属院”的身份了。就像“国企大院”逐渐黯淡并退出历史舞台一样,就像城市的时尚地标早变成新都汇、王府井而非上海市场、广州市场一样——时代,再也不是那个时代了。
但无论如何,这些老旧的、没有地下车库的、看起来那么不“高级”的小区,依然是可爱的。
现在的楼盘广告,常有“闹中取静的地理位置”“成熟生活区”等自夸之语,再看看那些老旧小区,它们才真受得起这些夸奖。小区楼旁那些高大的绿树和楼角油绿的青苔,有几个时尚的新建小区有这些呢?婆娑树影映人面,几束斜阳照青苔——生活在一个现代都市中,有多少人还能拥有这样接地气的生活体验呢?
还有,那些老街坊中,有从大城市来支援内地建设的企业骨干,有比共和国年长的老工人,有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青,有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虽出身、经历、学识各异,却因比邻多年而彼此亲切、友爱。这样的温暖人情,在如今也几乎是稀罕物了。
诸多涧西的老旧小区,问题多,但也让人喜爱。个中况味,也只有那些老街坊最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