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城里人,还真是习惯了扔东西。裤子磨烂了一块儿,扔;鞋跟掉了,扔;雨伞骨架断了一根,扔!
先出道题:在你家附近,哪里能弹棉花、锁裤边、修钢笔?
为如今洛阳城里的市民出这道题,有点难为人。因为,即使是生活经验丰富又精打细算的主妇,也不见得能答出来!
“磨剪子嘞——戗菜刀!”“修——雨伞!”那拖着悠长乡音的吆喝声,真是多年不曾听到了。别说这些走街串巷的匠人,就是固定地点的那些修理小铺子、小摊子,也并不好找。
前几天,《洛阳晚报》报道了老城区建安街上“一元修伞店”店主老耿的故事,不少市民拿着报纸拎着雨伞去找他。之后,记者又找到了十几家隐藏在街巷中的修理铺子,并登在今天的A28版。这挺好,省去了不少人四处打听的麻烦。
修理铺子的逐渐消失,在道理上说得通。城市里寸土寸金,那些传统的小店小摊小服务项目,价格便宜利也薄,确实不好经营。而且,小店小摊的存在,多依托菜市场、大排档等地方,现在城里到处都讲漂亮,乱哄哄的菜市场还剩几个?
可是,磨刀、修伞、修钟表、补锅、换拉链、配钥匙、钉鞋、改衣服、配表带……这些跟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实在缺不得。您说,菜刀钝了,切肉不好使,总不能扔了买把新的吧?
话说到这儿,感到有点儿心虚——现在的城里人,还真是习惯了扔东西。裤子磨烂了一块儿,扔;鞋跟掉了,扔;雨伞骨架断了一根,扔!
也是,如今的东西没过去金贵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话不是早就老掉牙了?消费社会嘛,就是要鼓励消费,不消费咋促进生产呢?您老是用补了又补的搪瓷缸子喝白开水,超市里琳琅满目的杯子卖给谁?各种品牌的瓶装水卖给谁?
可是,弹得暄软的棉花被,的确比轻飘飘的“太空被”盖着舒服;超市里买的塑料案板,的确没匠人们打出来的柳木案板结实耐用;坏了就扔的生活习惯,也的确不能算好习惯。
幸亏还有这些修东西的小铺子在!
那么,它们的处境如何,还能存在多久?这个问题倒是不难解答:存在多久,取决于有没有地方经营,有没有生意可做。
对此,我有个小小的建议,不知道能行不。大一些的社区,不妨妥善利用自己的办公场地,辟出一点地方搞个“修理服务站”,让愿意进来的手艺人或“驻站”工作,或固定时间来此为居民服务。
关注这些小摊小铺的生存、发展,意义并不小。一座城市是否宜居,市民的生活感受好不好,常常不在于马路多宽、楼多高、广场多大,而在于是否出了院门就能吃到早点,买个菜补个鞋是否方便。
话多絮烦。今天,我就把家里两把散了架的雨伞拿去修一修,照顾一下手艺人们的生意最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