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名录公布,洛阳有17个村落榜上有名。这17个村落或建筑风格独特,或文化内涵深厚,均有不可复制的历史记忆。记者将带您一一探访它们的“前世今生”。
寺坡山村位于新安县西北部的石井镇,是一个隐在大山中的小村落,因山中曾有古寺而得名。明清时期,王、马、张三姓先后迁来,依山建起石房,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三个自然村。如今,那些石头民居风貌依旧,仿佛数百年的时光已在这里凝固。
前 世
古寺香火盛
三姓聚一村
寺坡山村因山中曾有古寺而得名,但因古寺早已被毁,如今村里人已很难说清古寺的来历。
“我小时候,古寺就只剩一尺多高的石头残基了,现在已成了一片玉米地。寺院中有口井,以前水很多,后来被填进了不少砸碎的石碑。”今年85岁的王保宪老人说,古寺占地好几亩,昔日香火鼎盛,山也因此得名寺院山,后来改为寺坡山。他家就在古寺旁边,但因年代久远,对古寺的历史也说不清了。
58岁的王宏文和王保宪老人是同宗。他说,寺坡山村有三个自然村,自西向东一字排开,分别住着王、马、张三姓人家,住的基本上都是依山而建的石头房子。其中王姓是直接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马、张两姓则辗转多处,最后才在这里落户。“这些石头民居大多已有数百年历史,现存最古老、最气派的当属三院相连的马家院。”
这个马家院,出过大人物。比如马小文、马文庄叔侄,村民至今津津乐道。
“马小文是民国时期很有名望的教书先儿,人称马老六,我叫他六爷。他有学问,处事也公道,和张伯英(即张钫)、姚北辰、冯玉祥等军界政界要人私交很好,张伯英的大少、二少都是他教的。”67岁的马保国说。
作为当地耆宿,马小文还参与了民国版《新安县志》的编修,负责“社会、实业、人物、仕进”等部分。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书成,序言中提到“马小文长卿”,原来他名长卿,小文(一说筱文)是字。
与叔父的“文”相比,马文庄的“武”也不逊色。据马保国回忆,马文庄性子很直,上过抗日大学,曾任豫西剿匪总司令。“他后来当了大官,活到90多岁,前几年去世了。”
而寺坡山村的张姓,在民国版《新安县志》中有明确记载:“回龙山(俗名寺坡山)张:系唐相九龄弟九皋后。……六世孙琮,于明永乐初随文恕迁洛阳瀍河里,清初张步赢者始迁于新安。”
原来,寺坡山以前还有个大名叫回龙山,这倒与山下的龙潭沟能对上号。
今生
山村人烟少
时光如凝固
从新安县城到石井镇是45公里,从石井镇到寺坡山村,还有10公里的山路。上周三,我们来到这里时已是中午。汽车沿着山路蜿蜒前行,到了山顶,寺坡山村也就到了。
“空气不错吧?村里有上万亩山林呢,这儿离龙潭峡景区也很近,山下就是龙潭沟。”王宏文是土生土长的寺坡山村人,已当了26年的村支书。他说,寺坡山村和龙潭沟村本在一起,1977年分开,当时两村各有千把口人。“由于山上交通不便,2006年才修了水泥路。现在人口外流严重,村里说起来有400多口人,其中近一半都搬迁到了镇上,还有几十口迁到了外县、外市甚至外省。留下的人中,大多也不在家,都出去打工了。”
王宏文的话很快得到了印证。我们在村里转了一圈,只见到不足20人,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我们这一排八座石院里,一共只有两个人。”住在马家院西边的马保国苦笑着说,“以前每到天黑,门口一溜儿都是吃饭的人,说说笑笑……”他养了一群蜜蜂聊解寂寞,平时相伴的还有两棵古槐,其中一棵相传为马姓迁来时所栽,已有586岁了。
王姓所在的自然村位于村西,也是路的尽头。这里的石头民居错落分布,多数没有大门,甚至干脆不砌院墙,因为没必要。
这是一个幽静的村子。66岁的冯建玲在门口整理采摘回来的连翘,她是王宏文的嫂子,旁边那个在用麻线纳鞋底的,是王宏文的婶子。这时,从镇上回来过暑假的王腾跃,在草丛里捡了几个鸟蛋,高兴得又唱又跳,这才打破了村里的静谧。
“看屋旁那石磨,从我记事起就没动过。时光就像在这里凝固了,即使再过几百年,这些绿树掩映的石头房子也不会变!”王宏文说,本村人少了,有些外地人却把这里当成了世外桃源,闲暇时总想来住上几天。
——能在时光凝固的地方驻足,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