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林官邸 |
|
“两蒋”行馆广义而言大致可分为四类,不过有时虽归类为行馆,但蒋介石或蒋经国可能只会用到其中几间厅舍,或是路过暂时休息的地方,所以未必会因此把整栋建筑彻底封闭。
第一类是蒋介石父子长期定居的官邸,如士林官邸、草山行馆、中兴宾馆、慈湖宾馆、七海官邸等。这些住所虽是官邸,但由于“两蒋”都习惯在官邸接见访客,商议大事,因此这类寓所不但有相当浓厚的政治象征意义,周围戒备也异常森严。
第二类是专为蒋介石巡行、避暑而兴建和改建的处所,像日月潭涵碧楼、澄清湖澄清楼、角板山贵宾馆、福寿山达观亭、澎湖第一宾馆等。它们所在之地风光明媚,这类行馆大多数是日据时代权贵所遗留的皇族住所。由于当时两岸形势紧张,蒋介石也特地选择几处行馆加强避难设施的建设,甚至设有临时指挥所,以应付轰炸等紧急状况。
第三类是蒋介石巡行时,地方政府或相关单位提供的临时休息处,这也是“两蒋”行馆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像八卦山行馆、嘉义农场行馆、栖兰行馆等,有些行馆蒋介石可能只到过一两次,有些可能从未涉足,但地方官员都打着“总统行馆”的招牌,希望增加该地的影响力。
第四类是蒋介石平日重要的办公处所周边的暂时休息地点,这些行馆因涉及蒋介石的行程规划以及出于戒备的需要,较为隐秘而不为人知,相比之下他却常常在这些地方逗留。
例如阳明山中山楼作为“国民政府”重要的接待外宾地点,又是“国民大会”会场,外围就有不少住所供蒋介石开会前暂时休息,甚至泡个温泉舒缓身心。木栅“革命实践研究院”(中兴山庄)是国民党培养干部的重要场所,据说山庄内也有一处供蒋介石暂时歇息的行馆,名为“木栅别馆”或“草庐”,它的东边有个漂亮的“萃湖”,据说蒋介石与宋美龄还曾在此泛舟。
又如在“总统府”旁边,目前台湾“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所在地的“博爱宾馆”,据悉当年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午间休息的场所,同时由于当时圆山饭店并未改建,因此包括顾维钧、蒋廷黻、孔祥熙、宋子文等人抵台,都曾在此短暂居住,这里也是蒋介石定期主持召开“宣外小组”会议的地方。
环境清幽、隐蔽性强,足以应变突发情况,是蒋介石选择行馆的共同特点。但蒋介石行馆虽多,最具代表性的几处,还是日据时期为迎接日本皇太子裕仁11天的“行启”行程而兴建的建筑。
当时日据台湾总督田健治郎积极鼓吹天皇赴台“行幸”,提前数年准备,花大量人力与物力准备迎接工作,并在景区兴建多座行馆,不料天皇因病无法成行,由摄政皇太子裕仁代行,裕仁于1923年4月16日在基隆登陆。
田健治郎为方便裕仁休憩而修建的皇家建筑,不但精致豪华、用料讲究,且造型多依当时日本流行的日洋混和风格设计。例如草山御宾馆、草山行馆;日月潭边涵碧楼扩建了八间贵宾馆作为太子行馆;阿里山祝山林道旁也修建了贵宾馆。直到台湾光复,这些宾馆改由国民政府驻台各单位使用,也成为蒋介石行馆与台湾各类景区高级招待所的主体。
(摘自《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师永刚 方旭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