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采集后,王永州看着自己的造血干细胞笑了 |
|
□记者 徐翔 文/图
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3部队军官王永州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采集了造血干细胞,当晚,他的造血干细胞便被紧急空运至广州某医院,输入一名江西90后白血病患者的体内。这一刻,“生命之火”得以延续……
4年前,当王永州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那一刻,他就想象着能有一天可以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帮助更多的人。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得以实现。(详见本报8月10日A07版)
责任:为受捐者着想,他拒绝服用镇痛药
在采集造血干细胞前,王永州要先注射4天的“动员剂”,让血液中产生更多的造血干细胞。然而,注射“动员剂”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第一次注射后,他的胯关节、髋关节开始疼痛,这让他晚上难以入睡。
医生劝王永州吃点儿安神镇痛的药,他拒绝了,他宁可一夜不睡觉,也不想因服药给受捐者带来一丝风险。洛阳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郭祺感叹:“如此为对方着想的捐献者,我第一次见,不愧是军人!”
昨日一早,王永州在妻子景蕙琳、洛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以及战友的陪伴下,前往河南省人民医院采集造血干细胞。在路上,王永州一直很淡定,不时跟大家开玩笑。快到医院时,王永州14岁的女儿专门打来电话为爸爸加油打气。“放心吧孩子,爸爸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去挽救一个大哥哥的生命,很有意义。”电话中,王永州不停地安慰女儿。
来到细胞采集室,景蕙琳拿着手机拍来拍去,打算把采集过程通过QQ空间进行“直播”。看到采集机器不停转动,景蕙琳也紧张了起来,而王永州跟没事儿人一样,向大家秀起了肌肉。
圆梦:“4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昨日8时15分,护士将针头扎入王永州的血管,后者很激动,说了一句:“我就等着这一刻呢。”当他左右胳膊都被扎上针后,体内的鲜血源源不断地抽出,然后再返回体内。
护士小韩说,王永州右臂上的管子负责抽血,机器将造血干细胞收集后,血液再从左臂上的管子输入体内。机器上的屏幕显示,此次要采集184毫升造血干细胞,这相当于王永州体内的血液要在机器里“过滤”上整整两遍。
王永州歪着头,看着血袋里被誉为“生命火种”的造血干细胞感慨万分:“4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为打发时间,景蕙琳拿着手机让王永州看亲戚朋友的留言。有人问他,想对那名江西的90后白血病患者说点儿啥。王永州沉思片刻说:“我在他这个年纪,刚从军校毕业。作为人生重生的起点,我希望小伙子不要消沉,扬起生活的风帆,好好生活下去,要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捐献造血干细胞,王永州不害怕吗?王永州表示,自己曾学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而打“动员剂”产生的副作用其实是白细胞过高的一种反应。“采集过后,一周左右身体就能完全恢复了,跟献一次血差不多。”王永州说。
荣誉:我省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现役军官
说话间,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赵国新走了进来,他是专程来看望王永州,并为他颁发中国红十字会和河南省红十字会授予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的。
“你是洛阳人民的骄傲,也为河南争了光。”赵国新说,中华骨髓库自2001年成立以来,王永州是河南省第370名、全国第3634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我省迄今为止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现役军官。赵国新说,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4位军人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拥有大校军衔的王永州是其中级别最高的一个。
赵国新感谢了王永州的善举,并嘱咐他保重身体,好好休息。
使命:救命的造血干细胞已输入受捐者体内
昨日12时20分,经过4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采集工作正式结束。当护士拔掉针头的那一刻,王永州似乎“意犹未尽”,还想再捐点儿。
经过严密包装,从王永州血液中分离出的184毫升造血干细胞被装进了特制的储运箱,河南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要带着这“生命火种”乘坐飞机前往广州。昨晚,王永州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已成功输入那名江西90后白血病患者的体内。
王永州说,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段幸福之旅、快乐之旅、爱心之旅,也是他这辈子做的最有意义的事。王永州和妻子还有个心愿,就是让女儿也成为一名红十字会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