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界有个约定成俗的说法,即凡是叫“话”的都是方言,凡是叫“语”的都有统称的意味,如广东话是一种方言,而粤语则源自古人对岭南一带民族语言的统称。
中国百分之七十的人都说北方方言,剩下百分之三十的人分属吴、湘、赣、闽、粤和客家等方言区。我们洛阳话自古就是北方官话,属于北方方言。
我国人口众多,方言也多,各种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各有特点。比如“骗人”,东北话叫“忽悠”,洛阳话叫“捣干人”;再比如“喜欢”,东北话叫“稀罕”,苏州、扬州一带倒过来说“欢喜”,咱中原人就叫“待见”,洛阳话特别,叫“耐烦”,如果遇上杭州男人向心仪的女士表白,就有点儿像恐怖片了:“我欢喜杀(煞)你。”
方言多了,由此闹出的笑话也不少。多年前我听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四川,一名解放军战士看到河边有一个妇女在哭:“我的孩子!我的孩子!”解放军战士二话不说,跳下河去,摸了半天后难过地说:“大嫂,您的孩子没摸着,只摸到一只鞋子。”谁知那个妇女喜出望外:“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原来在四川话中,鞋子的“鞋”是要读成“孩”的。
侯宝林先生曾说过一段相声,说是一个人起夜,邻居听到动静,两个人一问一答。这场景用普通话说出来得4句话16个字:“这是谁呀?是我您呢。你干吗去?我上便所。”用山东话得12个字,上海话得8个字,河南话最简单,一句一字,4个字就能解决问题:“谁?我!咋?尿!”侯先生的“咋”是读成“抓”的,这是地道的洛阳话,郑州人和开封人不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