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报道,在我市学校使用的人教社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走了”。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篇目越来越少,是一个被讨论过多次的话题,但人们还是每每惊诧于“又删了一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之不可动摇,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从教材编写的角度说,如果要做到与时俱进,必然要去掉一些作品,选入另一些作品,既没必要过度解读,也没必要刻意解释。
有人说,鲁迅的文章体现的是社会的阴暗面,与社会主旋律格调不一致。这会不会是教材中鲁迅作品减少的理由?我相信不会。但不得不承认,编写语文教材确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入选与否首先考虑的不是“写得好不好”,而是“内容好不好”。
可语文课不是政治课,它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两种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语文课需要培养的不是总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以及找出关键句、关键词之类的能力,而是要让学生们在阅读时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借此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就涉及语文教学和考试的方式问题。
校园中曾流行这样的顺口溜:“一怕做作文,二怕学古文,三怕周树人。”可是,学生们为什么怕鲁迅?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语文教学和考试方式。动不动就要求长篇背诵,动不动就要求总结背后深远的意义,这其中又数鲁迅文章出现的频率最多,鲁迅于是成为学生们诉苦的“标签”。
只要不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附加上政治性解读和意识形态判断,而是让鲁迅从“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神坛上走下来,将其作品当成普通的文学作品去欣赏,估计学生们不会因为作品本身而怕鲁迅。反之,如果语文教学和考试的方式不变,谁的作品入选教材多,谁就会成为让学生们讨厌和害怕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