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余子愚 记者 寇玺 程奇
核心提示
曾经,教师是奉献、高尚的象征,也是知识、良知的化身。女教师深夜在窗旁批改作业的身影,男教师衣襟上满是白色粉笔灰的形象,让人们对教师充满敬意,校园也成为不同于世俗社会的一方净土。
可如今,学校也开始同世俗社会接壤,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滚滚红尘,蜂拥而来。
这让教师们多了一丝困惑,是该以灌输崇高的理想为天职,还是仅仅把传道授业当成任务?
“校长开房”,让男教师倍感压力
日前,“校长开房”案件使教师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
“‘校长开房’,虽是极个别案例,却也使整个教师行业蒙尘。”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伟伟(化名)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整个教师队伍,依旧是相对单纯的。
但“校长开房”等负面信息,对他和其他男教师来说,多多少少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仿佛是被误贴在身上的“标签”,每名男教师都很厌恶,急切要撕掉。
伟伟说,部分女学生的家长,也体现出对男教师的不信任。这让他们感到很委屈,但的确也督促着每一名男教师,时时刻刻注意言行,用行动去维护教师的形象。
“平等”背后的“纠结”
过去倡导师道尊严,如今提倡师生平等,教师已经不再代表权威,家长们把孩子交过来,嘴上说着“严厉管教,任打任骂”,可真要犯了错误严厉批评起来,家长们往往都不愿意。
对老教师伟伟来说,曾经,他会很生气地批评不上进的学生,而今在师生平等的理念下,治理乱糟糟的课堂,他能做的,只有凭借从教20多年身上累积的“不怒自威”的人格魅力,用严厉的眼神,重新让教室安静下来。
一些年轻教师,恐怕就没这么从容了。部分“调皮鬼”,上课做鬼脸、打闹,其目的只是“气气老师”。部分没有经验的年轻教师,不知所措,有人在办公室愤怒摔书,有女教师伏案痛哭。
班主任何时成了“烫手山芋”
在外人看来,每个优秀的教师都渴望担任班主任,那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岗位,也更能体现教育的价值。
然而,毋庸讳言,现在的班主任不好做。伟伟的一个年轻同行,多方努力,甚至不惜装病,“终于成功推掉了班主任之职”。
这名“成功推掉班主任之职”的李老师是个80后,因为一次在课堂上纠正学生行为时与学生发生纠纷,家长非常不满,几番到学校投诉,李老师多次当面赔礼道歉,仍未被原谅,家长多次找教育局、媒体投诉。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要教课、处理学生间的各种琐碎事、不定期撰写工作总结等。这一项项工作让她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暇顾及,她几番向学校申请,不想再担任班主任一职。
伟伟说,最终,李老师以身体不适为理由,卸下了班主任的担子,但在她年轻的脸上,再难看到年轻人本应轻松的笑容。
教师也有“心理瓶颈期”
成为教师后,3年到5年,往往会到一个纠结、难熬的“心理瓶颈期”,在伟伟老师口中,这很像婚姻的“七年之痒”。
这是为何?
伟伟说,过去,从教3年至5年后,教师这个职业的新鲜感逐渐消退。教师们往往会在这个时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这个“心理瓶颈期”,非常难熬。
比如说,教师会反思:处理学生错误时,是批评好还是不批评好?一味夸奖是否合适?不严厉批评,真的好吗?
当然还有对教学质量的困惑和反思,上课形式新奇一点好还是严肃点好?
根据伟伟长期的观察,近几年,教师职业的“七年之痒”,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急速缩短。从过去的3年到5年“才痒”,到现在只从教一两年,就进入“心理瓶颈期”。
面对“心理瓶颈期”,部分教师在反思过程中,无法判断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式,甚至会采取畸形的管理方式。
如果一名教师依靠知识和见识,成功地走出“七年之痒”,那他(她),就成熟了,能够更从容更长久地履行教师职能。
面对困惑,要坚守底线
“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我没有遗憾。”提及困惑之下的选择,伟伟坦然地说。
他直言,资讯相对封闭的“学校圈子”,让教师群体保存着一份单纯。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教师不应该油腔滑调。
“您认为教师的底线是什么?”洛阳晚报记者问。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教好学生,一个老师至少应该做到这些。”伟伟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