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牛鹏远 实习生 杜浩翔 通讯员 申宏/文 记者 李卫超/图
核心提示
两对双胞胎结为秦晋,成就大山里的一段佳话。五十一载风雨春秋,四人相互搀扶,一起走过。岁月更迭,亲情永恒,两家互帮互助,始终比邻而居。
8日,洛阳晚报记者驱车百余公里,来到汝阳县王坪乡洞沟村,叩开两对老人的家门,听他们讲述51年风雨历程。
【佳话】
两对双胞胎结为秦晋 在大山深处生活51年
当日11时30分,我们来到大山深处的洞沟村。小山村环境静谧,两幢相同的二层楼房格外显眼,这里就是他们的家。
孪生兄弟今年72岁,老大叫金铁娃,老二叫金竹标。孪生姐妹今年69岁,姐姐叫张天琴,妹妹叫张双琴。“老大娶姐姐,老二娶妹妹,已经结婚51年啦。”提起四位老人,金铁娃和张天琴的儿媳妇申忙不无自豪地说。
“爹妈、叔和姨早上结伴上山捡橡子和橡壳了,他们没有手机,我上房顶试试能不能喊应。”申忙说,近段时间是上山捡橡子和橡壳的好时候,四位老人每天都会一起上山,有时还会带上干粮,一直捡到太阳下山才肯回家。
登上房顶,申忙对着北面的山坡大声喊道:“大(方言,指‘爸’),妈,有人找!”响亮的喊声回荡在山间。不一会儿,山上便传来回应:“噢,回了。”10多分钟后,四位老人扛着满袋子的橡子和橡壳,慢悠悠地下了山。
【趣事】
孪生兄弟长得像 儿媳妇以前常叫错爹
已72岁的金铁娃和金竹标,面色红润,嗓音洪亮。看相貌,两兄弟并无太大差异,一样的个头、短发、皱纹和嗓音,都穿着中山装。不同的是,金铁娃稍胖,面部更饱满。
金竹标的儿子金现周说,父亲和大伯不仅相貌相同,连说话的声音、语气甚至性格都很相似,“都是老实人,说话不紧不慢,好脾气”。
虽然是双胞胎,69岁的张天琴和张双琴并不十分相似。妹妹比姐姐个头稍高、体形稍瘦,姐姐稳重寡语,妹妹个性爽朗。但仔细看,又能从她们眉眼之间看出些相同之处。
申忙已经嫁到金家28年,如今已能轻松辨认出金铁娃和金竹标,但刚结婚那会儿,她经常叫错“爹”。申忙说,每当她叫金竹标“爹”时,他便会呵呵一笑:“我是你叔,不是你爹。”以至于有段时间,申忙遇到他俩要么不敢吭声,要么先试探着问一句:“哪个是俺爹?”
金现周说,按理说他应该称呼大伯的老伴“大娘”,但两家定下规矩,孩子们不喊“婶子、大娘”,而统一称“姨”,认为这样叫起来更亲。
【缘起】
“孪生只能嫁孪生” 四人定下“娃娃亲”
两对双胞胎结合,在哪儿都是稀罕事儿。四位老人的婚姻,缘于当地的一种旧风俗。
张天琴说,六七十年前的汝阳山区有种旧风俗:孪生只能嫁孪生,否则会带来霉运。为了孩子们一生平安,孪生兄弟和姊妹的家人开始四处打探,决意为子女找到同样是孪生的另一半,以期祛除霉运。
在金铁娃和金竹标14岁那年的春上,11岁的孪生姐妹张天琴和张双琴走进了他们家。双方家长为他们定下“娃娃亲”,大的娶大的,小的娶小的。
张双琴回忆说,那时候她们还小,什么也不懂,却很喜欢到金竹标兄弟家串门,因为“他们家是中农,有粮食,还有梨树,回家总能背一袋子脆梨”。
1962年,18岁的张天琴和张双琴噙泪拜别父母,在大伯和哥哥的陪同下,沿着山路向7公里外的金家出发,准备双双拜堂成亲。她们的嫁妆,只有身上的大红粗布褂子和脚下的千层底红布鞋。衣服是姐妹俩用自己织的粗布染色、裁剪、缝制成的,鞋子也是自己一针一线做的。
金铁娃说,婚礼很简单,只摆了3桌宴席,肉少菜也少,馍是玉米面掺着白面蒸的,婚房是两间茅草屋。
【情坚】
岁月更迭亲情不变 两家始终比邻而居
四位老人所居住的两幢二层楼房不仅结构相同,而且连在一起,共用一道院墙。
张双琴说,51年间,他们的住房从茅草屋、土坯房、砖瓦房到今天的二层小楼,但两家始终比邻而居,从未有过嫌隙。
大集体年代,四人结伴到生产队的田里干农活,吃住都在一起。后来分田到户,两家仍互相帮忙:你家麦子没割完,我帮你割;我家玉米该收了,你帮我掰。金竹标养了一头耕牛,每年农忙,两家会搭伙干活,共用一头牛上山犁地……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们早已养成在一起干活的习惯。
山里的生活虽然平淡,四位老人却很满足。金铁娃和张天琴生了二男二女四个孩子,金竹标和张双琴生了三男二女五个孩子。看着孩子们成家立业,自己儿孙满堂,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
【意外】
紧挨的3户人家出了好几对双胞胎
洛阳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个仅有30多口人的小山村,竟出了好几对双胞胎,还集中在紧挨的3家。
除四位老人外,金竹标和张双琴的二女儿金喜平出嫁后,在1995年生下一对龙凤胎;金铁娃的邻居李栓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其中一个女儿结婚后,竟又生了一对双胞胎丫头。
山里的村民都说,这里的山好水好,所以才会孕育出这么多对双胞胎,虽然真正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洛阳晚报记者舀了一瓢这里的山泉水喝,水清味甜。
主图从左到右为金竹标,张天琴,张双琴,金铁娃;兄弟俩左为金竹标,右为金铁娃;姐妹俩左为张双琴,右为张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