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1版:科技·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起死回生,不再是传说?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3 年 10 月 22 日 星期    【打印】  
起死回生,不再是传说?
研究表明,如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人们在心跳停止数小时后仍有望复活
    □据 中国科技网

    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生死之间的那条分界线可能并没有之前预想的那么清晰,复活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在心脏停止跳动数小时后,甚至被官方宣布死亡后,仍有望重返人间。科学家发现,死亡并非发生在瞬间,而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一个人死后——也就是我们目前对死亡的定义:身体的细胞开始各自的死亡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小时,我们潜在地可以逆转它”,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危重症医学助理教授山姆·帕尼亚博士说。

    1    死亡并非一瞬间

    人们通常认为,当心脏停止向全身各处供血几分钟后,人就会遭受永久性的脑损伤,这是因为大脑缺氧以及缺乏营养物质供给。不过科学家们现在认为,这个概念早已过时了。

    美国纽约州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史蒂芬·梅尔博士说,当心脏停止跳动,死亡的过程才刚刚开始。缺氧导致大脑损伤是逐渐发生的。在数秒内,大脑活动受到影响,但直到数分钟后,糖类匮乏的细胞才会经历细胞死亡步骤。

    “但我们有机会改变这个步骤,相当于按一下刹车闸。”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急诊医学教授兰斯·贝克尔博士说。

    这些如何中止死亡过程的新见解来自某些案例报告,这些报告描述了一些心脏停止跳动的病人数小时后神奇的复活过程,只受到轻微的脑损伤。除了良好的急救护理,这些成功复活事件的关键在于降低体温,专家这样表示:“降低体温是指人体的核心温度比正常体温降低了几度。”

    2    心跳停止后,减缓供氧速度很重要

    研究发现,降低体温似乎降低了大脑对氧气的需要,从而保护了大脑。不过,科学家们坦言,尽管冷却身体技术提高了心脏骤停病人的复活概率,但总有一个临界值——因为心脏停止跳动的时间太久,导致肌体损害太大。这时,任何挽救措施都无力回天。

    此外,科学家们了解到,能够死而复生还取决于病人在心脏重新跳动后采取的急救措施,还有降低体温后,身体如何恢复常温。“我们目前采取的措施都是凭直觉的:如果某人氧气不足,我们就给他氧气,如果血压降低,我们就增加他的血压。” 贝克尔说。

    其实,在现实情况下,如果病人对最初的急救做出反应:他的心脏重新跳动,血压的突然猛冲以及大脑瞬间氧气过剩都会加速神经损伤。相反,减缓向大脑输送氧气的速度可能是复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3    冷却成为最先进的复活技术

    心跳停止后冷却身体的想法已经被提出了几十年,但科学家们一直不确定这是否真的对病人有益。然而,近些年的研究表明,降低体温的确能促进病人的存活和复活。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当心脏骤停病人的血液循环恢复后,要给他们降低体温。然而,并非所有的医院都会把降低体温作为急救护理协议的一部分。

    帕尼亚说:“悲哀的是,急救的知识已经存在,但现存的系统没有将其实施。” 在美国,有可能受益于冷却治疗的潜在病人中,只有10%的人真正接受了这种疗法。在理想的情况下,实施急救应该利用机器,而非医生本人采取胸部按压,以保证适量的氧和血液流入病人大脑。因为心脏重新跳动后,进行人体降温和减少输氧是增加病人复活概率且不受到脑损伤的重要因素。

    4    新理论颠覆现有的急救常识

    在医疗实践中,传统的观念认为已经遭受严重大脑损伤且可能永远陷入昏迷的病人很难挽救。在病人心脏骤停后数小时试图复活病人会增加脑损伤的风险。

    对此,梅尔表示:“我们对大脑损伤和垂死的知识并不完备,且一名病人究竟经历了多大程度的损伤,这些损伤是否属于可逆转的,目前我们并不是特别清楚。我们逐渐了解到,那些大脑损伤是不可逆的概念是大错特错的。”梅尔说道。“如果你过早下论断,而不是尽全力拯救他们,那么你做的其实是过早宣布病人死亡。”

    贝克尔表示虽然人为的延长生命并不适合每个病人,但如果医生决定复苏病人,那么他应该竭尽所能试遍各种可能的方法。“如果我们想要进行挽救,那么我觉得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去救这名病人。因此问题在于,救人过程中你为什么半途而废?”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