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发展从来都不是静止的,某个时期产出、价格、利率、就业不断上升直至某个高峰——繁荣。之后可能是衰退,产出、销售、利率、就业开始下降,直至某个低谷——萧条,此阶段的明显特征是需求严重不足,生产相对过剩,销售量下降,价格低落,企业盈利水平极低,生产萎缩,大量倒闭破产,失业率增加;接下来则是经济重新复苏,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
股票市场素有“经济晴雨表”之称,股票市场综合指数的走势是一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个缩影,各版块走势的差异与周期轮换反应国民经济结构的发展不平衡与经济结构调整节奏。其原因在于股票市场综合了人们对于一国经济形势的预期,这种预期较全面地反映了该国有关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有关信息,特别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先行经济指标传递给人们的切身感受。正是这种预期在引导投资者的具体行为,进而影响股票价格及价格指数的走势。
鉴于我国自2009年以来率先走出了次贷危机的“阴霾”,相应地中国股市自2009年到2010年也走出了一波“翻番”的上涨行情。但是,考虑到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这一外因,特别是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换这一内因,国内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根基并不牢固,各种“信息”左右着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神经”,以短线交易为主、热点题材炒作为主的交易策略,决定了中国股市的基本走势,即2010年以来中国股市一直处于震荡走势之中。进入2013年以来,股指不断走低,直到6月28日“银针探底”探至最低1849.65点,随后股指不断走高,到9月12日达到高点2270.27点,上涨幅度超过20%,随后直至目前,股指再次出现月余的震荡行情。人们不免要问,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股市将走出何种行情?
笔者以为,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仍然强劲。这反映在政府职能转变、社会转型、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和城镇化建设等方面。从中期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发展的关键期,它们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与体制基础。因此,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传递的信息将对今后的股市行情产生深远的影响。从短期来看,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及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的复杂性,各种信息交织在一起,股市行情出现震荡甚至大幅波动可能性极大。
(作者系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