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初新志》 (图由晁会元先生提供) |
|
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其中不少与洛阳相关:或由洛阳人所著,或所述为洛阳事,或成书于洛阳……在那些发黄的纸张背后,闪耀的都是智慧的光芒。在本系列中,我们选取部分古籍,看看它们当年的模样。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虞初新志》
洛阳人虞初的小说集
两千多年前,《虞初周说》问世。这是一部由虞初根据《周书》改编而成的小说集,后来亡佚。好在书虽已不存,虞初作为小说家鼻祖的地位却确立了下来,至今还时时被人提起。
不过,关于虞初本人,史书上的记载不多。
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史记·孝武本纪》中:“是岁,西伐大宛。蝗大起。丁夫人、洛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焉。”此后班固作《汉书》,在《艺文志》篇中录小说十五家,其中有《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并自注云:“(虞初)河南人,武帝时以方士侍郎号黄车使者。”——也就是说,虞初是西汉洛阳人,这一点毫无疑问。他是一名方士,在汉武帝身边任方士侍郎,是一名较有地位的黄衣使者,著有《虞书周说》九百四十三篇。
因《虞初周说》早已失传,其内容今人无从得知。东汉著名学者应邵认为:“其说以《周书》为本。”由此可以推断,《虞初周说》是在《周书》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其中少不了根据周史演义的故事。比应邵早生几十年的张衡在《西京赋》中称:“小说九百,本自虞初。”在他看来,虞初是中国最早的小说家,《虞初周说》就是中国最早的小说文集。
虞初生活的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作为东汉人的班固及张衡、应邵等,应该是见过《虞初周说》并对其相当推崇的。那么,此书为何后来失传?
在古代,小说的概念与现在不同。“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可见那时的小说,泛指采自民间的各种杂记琐言,而小说家自成一家,地位不高,被视为不入流者。东汉末年,上层文士憎恨小说,主张把它们全部烧掉,《虞初周说》也未能幸免。
现在,书虽不在了,其影响却不可忽视。比如清代,有人认为《太平御览》等书中所引《周书》,实际上就是《虞初周说》的佚文。而1934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也为虞初和他的作品正了名,称“书虽不存,但(虞初)因之被推为古代唯一的小说作家”。
那些年流行的“虞初体”
“小说九百,本自虞初。”虞初是中国小说家的鼻祖,后世更以“虞初”为小说命名,使其成了小说的代名词。
这些“虞初体”小说,就是“传布奇文”的志怪、传奇小说选集,明清时期最为流行,共出现了十几种。其中第一部是明中期的《虞初志》,内容多采用唐人小说,编者陆采,又称《陆氏虞初志》。其后,又有汤显祖的《续虞初志》、邓乔林的《广虞初志》等,也多选汉唐小说,少见时人作品。
到了清初,张潮编有《虞初新志》20卷,“文多时贤,事多近代”,在“虞初体”小说中最为著名。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安徽人,生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他耗费半生心血编著的《虞初新志》,多收集明末清初人的文章,其中多为真人真事,如王思任的《徐霞客传》、吴伟业的《柳敬亭传》、侯方域的《郭老仆墓志铭》等,这与以前各家选本有所不同。当然,像《核舟记》《口技》这样的奇闻异事,他也情有独钟。
在每篇文章之后,张潮还以“张山来曰”的形式点明主旨。如《象记》一篇,他点评道:“闻象房群象皆行清礼,三跪九叩首;独一老象不能,犹作汉人跪拜云。因录此文,附记于此。”
这种编选原则和体例,对其后的“虞初体”小说影响很大。比如清代较有名气的《虞初续志》,便大体参照了《虞初新志》,只是篇末点评者多了,不限于编者郑醒愚本人。
“虞初体”小说的最后一部,是民国年间胡寄尘编著的《虞初近志》,其中收录了许多非小说体裁的作品,如梁启超的《戊戌六君子传》等。
《虞初新志》的传世版本
在我国小说史上,以“虞初”命名的系列小说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虞初新志》尤为喜爱清代文言小说的人们所重视。
“当前,《虞初新志》流行的清代版本主要有两种,一是康熙年间的初刻本,二是咸丰年间的小嫏嬛(láng huán)山馆刻本。”洛阳古籍收藏家、白河书斋主人晁会元说。
据学者考证,清康熙年间初刻的《虞初新志》只有8卷,后来陆续才刊成20卷,畅行于世。此书代有重刻,发行量很大,清嘉庆初年已“几于家有其书”,并很快传至东瀛,有和刻本(即日本早期翻刻的中国文献)传世。
“白河书斋收藏有小嫏嬛山馆刻本的《虞初新志》和《虞初续志》,去年我还得到一套日本作家著的‘虞初体’小说——中文版《本朝虞初新志》。只是康熙年初刻本《虞初新志》流传太少,一直没有收藏到,十分遗憾。2011年冬,我曾赶到北京参加拍卖会,想拍一套康熙刻本,可竞争太过激烈,最后被别人以12万元的价格拍走。”晁先生说,他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一起抢救洛阳文献。
“虞初是中国小说家的鼻祖,作为洛阳人,我感到非常骄傲,因此也对小说收藏情有独钟。”晁先生介绍,几十年来,他已收藏小说类古籍版本1000多种,其中与洛阳有关的不少,有一些还十分珍贵。“举例来说,《聊斋志异》的木刻版本,包含各个阶段的代表性版本,我收藏了15种以上;《红楼梦》木刻版本,我有十几种;《三国演义》的版本不下20种……有朋友开玩笑说,只要提一部小说的名字,我就能拿出民国以前的版本。”
作为虞初的家乡人,又收藏了这么多小说,晁先生打算做什么呢?原来,他有一个愿望,就是建一座洛阳晁氏藏书楼,并在其中开一个分馆,“分馆的名字就叫‘洛阳虞初小说博物馆’,将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