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城市呢,打个比方,有时候就像刮胡子:任由胡楂疯长肯定不中,但像剃刀刮胡子一样刮出来的城市也太生硬。
针对近期市区不少地方店外经营、占道经营问题反弹,市创建指挥部指挥长例会明确,要一治到底,坚持问责。
不光《洛阳晚报》报道中提到的关林市场、东关大街、嵩山路附近等处,这么大个城市,占道经营的问题,说老实话,不是十处八处,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各种曝光,各种联合治理,数不胜数。一治到底、坚持问责,出发点、目的当然都是好的。可真要“治愈”,难啊。
都难。站在经营者的角度,做生意地方不够,摆张桌子卸车货都困难,烦恼;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角度,小摊堵死小道,手推车堵死汽车,肯定不行;站在市民的角度,愿意买东西吃东西方便,但占道经营堵了路肯定又不情愿。
为啥恁难?说到底,这些店、这些摊,都是见缝插针式地发展起来的,都是根据周边居民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与之“配套”的空间,本来并非为其经营准备的。
常常是占道经营现象多的区域,居民生活挺方便,那儿的人喜欢对生活在漂亮小区高层建筑中的朋友说:我家附近老美,绝对的“成熟生活区”!
城市究竟是用来干啥的?这个话题能引来无数讨论。绝对不只是用来看的——这个观点,在当下争议已经不大。叫我说,城市应该是生活的地方、挣钱的地方、发展的地方。
治理城市呢,打个比方,有时候就像刮胡子:任由胡楂疯长肯定不中,但像剃刀刮胡子一样刮出来的城市也太生硬。
当然,说起烟火生活无比热爱,说起小商小贩无比同情,谈到占道经营又义愤填膺——如果总是这样来讨论城市管理,即使不算搅屎棍子,也会被批太过圆滑。
那咋办?只有那个老办法:精细。不靠运动式治理,别让部门利益瞎搅和,真正精细规划、管理,尊重现实及各方需求——这些原则性问题应当是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