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制 王伯晨 |
|
1 跟着师傅进步大 出去参赛获了奖
10月28日,西工区的贾丽静老师和她的三个徒弟共收到了12张邀请函——辖区的校长或老师先后向她们发出邀请,邀请她们到自己所在的学校分享教学科研成果。
贾丽静是西工区教体局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她是在去年10月西工区教体局举办的“拜师”大会上收了三个徒弟的,他们分别是西工区第二实验小学的田芳,芳林路小学的张倜和凯旋路小学的张莹莹。跟贾丽静一起收徒的,还有西工区的47个名师。
在迷茫的时候,师傅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田芳说:“有一次要上公开课,讲《陆羽与〈茶经〉》。我熟读了课文,查阅了有关陆羽的大量资料,可是始终不知道该如何实现教学目标。”于是,她向师傅求救。贾丽静告诉她:“如果你的学生能像你一样,这么认真地对待课文,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的话,你的教学目标也就实现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二天,田芳把自己向师傅求助的过程讲给学生听,学生们深受启发,纷纷在课下查阅有关陆羽的资料。
田芳说:“那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的表现超出我的想象。没有师傅的点拨,肯定收不到这样的效果。”
在贾丽静的指导下,田芳和张倜整合课文,一节课讲两篇文章,如将《狼牙山五壮士》和《我的战友邱少云》整合成一节课上,将《商鞅南门立木》和《狄仁杰公正护法》整合成一节课上。
张倜说:“这样的课新鲜、有趣,更能吸引学生,也更能让学生感受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如果没有师傅指点,年轻老师一般不敢如此尝试。”
10月,田芳和张倜参加“中国百节好课堂”评选,双双获得二等奖。
2 一个师傅仨徒弟 师徒四人齐进步
9月,数学老师戚晓英从白马小学调到了金谷园小学。她的三个徒弟分别是白马小学的白亚培、西工区第三实验小学的苗秀文、凯旋路小学的李媛媛。
白亚培说:“上班第二年,我获得了市里的优质课大赛二等奖。感谢我的师傅,我从一开始就‘临摹’她的课,她怎么上,我就怎么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李媛媛说:“我教低年级数学,以前学生评课时,总是关注形式,如:‘你的声音真大’“你真勇敢”……后来,师傅教我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现在学生评课时会说:‘你回答得还不太完整,我要补充一点。’”
苗秀文不仅学习教学方法,还学习管理班级的经验。她说,以前遇到学生听课不认真,就提高嗓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果还不听,就停下来训他们。后来发现,这样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而且会影响那些认真听课的学生的情绪。后来,她跟师傅学了一招:遇到有人听课不认真,就表扬那些听课认真的学生,结果,不用提高嗓门,不用发脾气,那些不太认真听课的学生也能变得认真听课了。
听到徒弟吐露心声,戚晓英也说出了心里话:“其实我的压力挺大,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带好徒弟。感觉这一年,自己进步也挺大。”
英语老师乔亚冰是市级名师,回顾这一年的感受,她说:“大家在一起,既有友情的增加,又有专业技能的提升,内心很充实!”
3 评名师 需要闯三关
西工区教体局副局长刘峥嵘介绍,像贾丽静她们那样一个师傅带三个徒弟的活动,是该区“五名工程”的一部分。“五名工程”即打造名学校、名校长、名学科带头人、名班主任、名师的工程。
2012年5月,“五名工程”启动。力争夺“名”者,需要闯三关。
第一关:读书关。参评者需要阅读一定量的有关教育、教学以及心理学方面的书。
第二关:教学关。参评者需要上公开课,课堂教学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
第三关:论文关。参评者要写出论文,将论文制作成课件,并能用15分钟的时间,脱稿阐述论文主要观点。
2012年9月,“五名工程”评选活动结束,共评出名学科带头人15人,名班主任5人,名师5人,加上之前市里、区里评出的名师,一共有48人。
为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让更多学生受益,西工区教体局要求每个名师带2个到3个徒弟,其中本校1个、外校1个到2个,并于去年10月举行了“拜师”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