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毅 (网络图片) |
| 《怎样写》的内页 |
|
(上接A06版)
4【工农语言】“土得掉渣”的文章,带出几百名通讯员
在晁会元先生提供的7本书中,其中一本为钱毅所著的《怎样写》。该书收录了钱毅自1945年春到牺牲之前,指导工农通讯员从事新闻稿件写作的部分文章。研究者认为,该书对解放区的“工农通讯员运动”和新闻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钱毅常年深入老百姓和部队中采访,采写的战地新闻通讯和解放区群众新生活的报道激情洋溢,思想性强。结合解放区的实际情况,钱毅号召大家写稿口语化,用群众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去表达。
《怎样写》一书中,有一篇名为《从庄稼话里学几种写稿方法》的文章,即是针对工农通讯员在写稿中遇到的困难,结合庄稼人日常生活劳作语言给出的对策。
首部分“不要张嘴见喉咙”中,钱毅写道:“我们许多工农通讯员写起稿子来总是舌头跟着人家转,喊来喊去,寿星喊大曲——老调子,真没意味。要治这个毛病,庄稼话里有一帖药。”
“比如 ‘打春的萝卜立秋的瓜’。打春后的萝卜就成了糠心儿,立秋后的瓜就没了汁水,这比直接说‘没吃头儿’形象神气得多,比总是一套理论话、总结话,空空洞洞的要好得多!”
针对大部分工农通讯员不知写什么的情况,钱毅明确提出五项内容:
一、写新的事情。“现在天翻个身,地打个滚,民主政府一成立,泥腿子老百姓千年屈气整吐清……都是以前不曾有过的、新的事情。”
二、写工农群众。“我们的报纸主要是为工农服务,代表工农想讲的话,反映工农生活的。我们写稿子,也要写工农的生活、工农的斗争,写工农心窝里的话。”
三、写好的,也写坏的。“写好事有两种,一种是写我们许多好上级、好领导人的好处……还有一种是写英雄模范,是写值得称赞、夸奖的事情。”
四、写熟悉的事情。“熟悉的事情,自己了解得顶清楚,写起来容易生动、细致,报纸上登出来,经验对别人也有用。”
五、写中心工作。“我们解放区每一个时候工作总有每一个时候的中心工作……这些工作,报上全要反映。”
在报道语言和标题制作上,钱毅认识到“工农对于文绉绉的成语标题,或看起来(不是听起来)好像是有力的标题,是并不感兴趣的”,所以他还主动向当地老百姓学习语言。
在钱毅的带领下,《盐阜大众》逐渐培养出了几百名工农通讯员,有效地保证了稿源。
1945年3月23日,钱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盐阜大众》副主编。
5【贴心贴肺】记者的“家常话”,写到工农心窝里
洛阳晚报记者翻看过《怎样写》后,着实被钱毅感动了。
在《怎样写》的序言中,钱毅说起写书初衷:“我们工农写稿子,心里难处真多。你想,我们没日没夜地田里滚田里爬,谈谈种田经,能十天八天说不完。如今要我们抓起笔杆子画画,写稿子上报,岂不是生来乍到,摸不着锅灶。怎么办哪?大家只好看报上怎么写,自己也穿娘衣描娘样,好歹怎样,自己也不晓得……”
换位思考,如果您是解放区的普通民众,看到这段话时,会不会觉得说到自己心窝里去了?
说这段话时,钱毅任《盐阜大众》副主编,他在新闻战线上虽然只有短短4年的工作时间,但他的新闻活动与编辑思想,被研究者认为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在民主根据地办农村报纸的典范。
6【记者风采】抗日救亡,柳亚子赞其为“虎儿”
《怎样写》的前言,是钱毅的父亲阿英在1947年3月29日为其撰写的《钱毅小传》,那时距钱毅牺牲还不足1个月。
《钱毅小传》中写道,钱毅原名厚庆,安徽芜湖人,4岁随父去沪,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幼喜好文艺。抗日战争初期,13岁的钱毅团结进步同学组织了“子夜剧社”,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钱毅在“沪文化界高尔基纪念晚会”上主演了《高尔基童年》,后又演了《古庙钟声》,在地下党领导的上海剧艺社、新艺剧社里,出演了《夜上海》《一年间》《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剧的主角,深得戏剧界前辈和观众的赞赏。国民党元老柳亚子曾为其题诗,称赞钱毅是“虎儿”。
1941年,日本军队入侵上海租界,17岁的钱毅在上海地下党的帮助下来到苏北解放区。不久,他随新四军一师一旅服务团参加“泰兴战斗”。1942年5月,他随父调新四军军部,被分配在三师鲁迅艺术团戏剧组工作。后因敌寇扫荡,艺术团解散。
1943年,陈毅建议阿英主编《新知识》杂志,钱毅帮助父亲进行编辑、校对、排版等工作。1944年7月,钱毅到《盐阜大众》任编辑,开始了他的新闻工作生涯。
7【震撼心灵】潜入敌占区采访,一代精英慷慨就义
1946年秋,国民党50万大军向苏北进攻,占领淮安。1947年1月,随着敌人的不断深入,《盐阜大众》被迫停刊。
1947年2月初,钱毅以新华社盐阜分社特派记者的身份,与当地民兵、联防队员一道赴敌占区淮安石塘区采访。3月1日拂晓,他在石塘区节受乡蒋舍村宿营时被敌兵包围,突围时被俘。
阿英回忆,钱毅被捕后,敌人威逼他“悔过自新”,钱毅厉声答曰:“宁可枪毙,决不自新!”第二天早晨,钱毅在蒋舍村外被敌人杀害,遗体被敌焚毁,时年22岁。
钱毅牺牲后,无产阶级革命家李一氓写了一首七律赠予刚刚丧子的阿英:“久迟春信到清明,沂山沂水踯躅行。野家石塘初哭子,党碑元佑旧镌名。宁看泰岱阵云起,自有文章意气横。挥手桃花潭上别,淮南柳色早青青。”
同年5月,柳亚子为钱毅题词:“是人民的文学,是民族的精英,从墨写的言辞中,辉映着血写的生命的火花。”
1949年10月,黄克诚将军为钱毅题词:“威武不能屈,临难不苟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
钱毅牺牲后,父亲阿英将其遗稿和日记整理选编,先后出版了《怎样写》《大众诗歌》《海洋神话传说》等。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了《钱毅的书》。
作为一代杰出的工农大众的新闻工作者,钱毅为报纸的大众化、通俗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值得我们敬仰并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