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郊外的阿灵顿国家公墓,美国总统奥巴马(左二)和妻子米歇尔(左一)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左三)出席敬献花圈仪式,纪念约翰·菲茨拉杰德·肯尼迪遇刺50周年 (新华社/美联) | |
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菲茨拉杰德·肯尼迪在乘坐敞篷车驶过得克萨斯州拉达斯市的迪利广场时,遭枪击身亡。如今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对于真凶是谁,世人仍未达成共识。
美联社最新公布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仅有24%的美国人认为当局捕获的枪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是独自作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超过半数的美国人相信制造肯尼迪遇刺案的“不是一人、而是多人”。
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迄今为止,肯尼迪遇刺案仍是美国历史上被人们谈论最多、猜测最多的案件之一,并由此引发了许多关于此案的阴谋论猜想。
1 “黑帮说”
主角:黑帮首领卡洛斯·马尔塞罗
动机:复仇
大猜想: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尔塞罗是美国首屈一指的黑帮首领。肯尼迪遇刺前不久,马尔塞罗正面临审判,并可能被驱逐出境。于是,马尔塞罗想要“做掉”肯尼迪这位与黑帮“结盟”却未伸出援手的总统进行复仇。
1985年12月15日,正在狱中服刑的马尔塞罗告诉一名狱友,称他才是策划实施肯尼迪遇刺案的幕后真凶,“是的,是我杀了他,我很高兴我这么做了,遗憾的是我没能亲自动手”。
2 “中情局说”
主角:美国中情局
动机:自保
大猜想:美国中情局企图杀掉古巴领袖卡斯特罗,最终却失败了,肯尼迪大发雷霆,发誓要“处理”中情局,并采取了解除时任中情局局长杜勒斯职务等具体措施。为求自保,中情局决定痛下杀手。
3 “副总统说”
主角:时任副总统林登·约翰逊
动机:夺权、自保
大猜想:遇害前不久,肯尼迪向其幕僚暗示,在即将开始的连任竞选中,他决定把陷入两起腐败丑闻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踢出局。于是,在自保和登上总统宝座的强烈欲望的驱使下,约翰逊痛下杀手。
玛德琳·邓肯·布朗做了约翰逊20年的情妇。她在一本回忆录中写道:“肯尼迪遇刺前晚,约翰逊告诉我,‘过了明天,那些肯尼迪家族的混蛋就没法再羞辱我了’。”肯尼迪死后,约翰逊成为美国第36任总统。
4 “父害子说”
主角: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
动机:无心之失酿成悲剧
大猜想:约瑟夫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依靠不甚光彩的金融投资和贩酒买卖发家致富,并利用黑帮人脉为儿子的总统竞选活动提供资金。
“事实上,自与黑帮达成协议之日起,约瑟夫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对于肯尼迪的悲惨结局,他负有直接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前刑事辩护律师马克·肖认为。
5 “白宫特工说”
主角:乔治·希基
动机:意外
大猜想:在刺客开枪后,总统专车上的白宫特勤处特工乔治·希基在搜寻杀手时失去平衡,意外扣动扳机,一下击中肯尼迪的后脑勺,而白宫特勤处事后掩盖了这致命的一枪。
6 “胡佛说”
主角:美国联邦调查局第一任局长埃德加·胡佛
动机:争权
大猜想:胡佛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第一任局长,任职时间长达48年。由于感到自己的权力受到制约,胡佛对肯尼迪家族感到不满,而他和副总统约翰逊又是老朋友,所以帮助好友登上总统宝座不失为一个一石二鸟的好主意。
7 “克格勃说”
主角:前苏联
动机:报仇
大猜想: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前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则坚持要求撤除,危机持续13天后,以双方妥协而告终。前苏联认为其在此次危机中受到莫大侮辱,于是,该国情报机构克格勃制订计划,刺杀肯尼迪。
8 “以色列说”
主角:以色列
动机:除去核武项目拦路石
大猜想:对美国盟友以色列制造核武器一事,肯尼迪一直持反对态度,而美国时任副总统约翰逊则承诺一旦他当上总统,就会修改关于以色列核武项目的美方政策。于是,在以色列的协助下,约翰逊得偿所愿。
9 “流亡者说”
主角:古巴流亡人士
动机:宣泄不满
大猜想:1961年4月17日,在美国中情局的协助下,流亡美国的古巴人在古巴西南海岸猪湾,向古巴卡斯特罗政府发起一次入侵,但以失败告终。由此,古巴流亡者对肯尼迪政府心生不满,埋怨其没在“猪湾事件”中提供空中支援,于是痛下杀手。
10 “外星人说”
主角:未知
动机:防止泄密
大猜想:肯尼迪曾专门致信中情局,要求查看有关“不明飞行物”的机密文件。这位固执的总统可能泄露了航空项目机密信息,所以他的嘴巴必须被彻底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