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明华(右)从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领导手中接过牌子 (周明华供图) |
|
核心提示
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奥委会等联合举办的“2013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在安徽芜湖落幕。洛阳师范学院凭借多年来对河洛体育文化的探索研究,获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成为本次全国18所获批高校中唯一的河南高校。
这也意味着河洛体育文化研究由基层正式进入“国家队”。
1 河洛体育文化是中华体育文化的根
“这可是个高起点的平台啊,能大大提高洛阳的知名度不说,将来国家进行体育外交时,很可能要重点推出源自咱洛阳的体育项目。”一提起获批“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的事儿,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周明华就难掩内心的激动。
他说,众所周知,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作为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洛体育文化同样是中华体育文化的根,是民族体育乃至世界体育的源头和主流文化。
河洛地区拥有丰富的体育文化形式,如与礼制密切相关的宫廷体育、军事体育,与禅武有关的宗教体育等。河洛体育文化还孕育了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少林拳、陈氏太极拳、宋氏通背拳、孙氏十六挂转秋、大理王舞狮等。
“我们熟知的‘天子驾六’,它是古代车马运动很好的佐证,说明在当时就有类似于现代的赛车运动了。还有倒立陶俑,证明古代的人已经在尝试健身。”周明华说,在洛阳博物馆新馆以及民俗博物馆内,有很多文物都真实地反映了古代河洛地区人民从事体育运动的场景。
除此之外,河洛地区还有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遗存,如龙门石窟、白马寺、少林寺、周公庙、邵雍故居、玄奘故里等。这些都足以证明河洛体育文化的重要地位。
2 市民有望在博物馆里体验古代洛阳人爱玩的体育项目
2005年11月,河洛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在洛阳师范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它是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基地的分支机构,也是洛阳市重点人文学科研究基地。
8年来,中心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也为此次获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有了国家层面的支持,河洛体育文化研究将得到快速发展。“我们打算在3年内,建起河洛体育文化博物馆。”周明华表示,目前前期工作已启动,他们正在保护性搜集与河洛体育文化相关的文物、图片等,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河洛体育文化的特点、代表、发展轨迹以及传承方式,力争把河洛体育文化系统全面地展示给世人。
在河洛体育文化博物馆内,人们不但能了解河洛体育文化发展的清晰脉络,看到图片、文物等实物,还能亲自体验诸如角抵(类似摔跤一类的角力游戏)、蹴鞠、叠案(倒立)、冲狭(钻圈)等古代体育项目。
3 抓脚拳等面临失传的拳种将由三维动画演示
孙氏十六挂转秋、大理王舞狮等源自洛阳的民间体育运动百姓都较为熟知,但在河洛大地上还有诸如抓脚拳等许多“体育遗产”,至今未被人发现或者面临失传的境地。
河洛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将对这些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保护。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任塘珂说,有些拳种非常适合普通百姓强身健体,但是它的传人往往“大字不识一个”,拳谱多靠亲自演示的方式来传承,不利于保护。他们打算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用音视频设备先将整套拳记录下来,再制作成三维动画。一些可以在群众中推广的,将制作成光碟供群众学习。
像宋氏通背拳、南无拳等群众基础较为广泛的体育项目,今后有望进入大学体育课堂,让更多的中国人接触到河洛体育文化的精髓。
4 开发三彩体育艺术品,使河洛体育文化走向产业化
怎样让体育文化养活人,这也是河洛体育文化研究的方向之一。
每年,全国乃至国际上都要举办几百场体育赛事和会议,对体育艺术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时,随着以运动休闲和度假为主要形态的旅游体育近年来的蓬勃兴起,相关的体育用品也越来越畅销。
“有了国家这个平台,我们就能把具有河洛体育文化内涵的体育艺术品、体育用品推向全国甚至国际舞台。”周明华说,他们将挑选河洛体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制作相关三彩体育艺术品,形成相关产业带来经济效益。
“再如孙氏十六挂转秋,我们可以把它产品化,推向民间休闲体育市场。”周明华认为,产业化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收入,还能使洛阳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5 拉近河洛文化与百姓的距离
长期以来,河洛文化一直处于“阳春白雪”的境地,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以至于人们往往谈论河洛文化,而又不知河洛文化为何物。
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吴涛博士认为,河洛体育文化拥有很好的物质载体,它能使河洛文化更为完善、丰富、饱满。
“百姓可以在打拳、休闲中慢慢体会。”吴涛说,河洛体育文化可以完全发挥文化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生活的功能,从而拉近河洛文化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