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在瑞士日内瓦,(从左至右)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欧盟外交事务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伊朗外长扎里夫、中国外长王毅、美国国务卿克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以及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出席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法新) | |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24日就伊核问题达成初步协议,双方将在6个月的时间里建立互信,以敲定最终的长期协议。
初步协议内容包括,伊朗不得从事5%以上丰度的铀浓缩活动,停止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建设,允许更多核查,有关六国将不追加对伊新制裁并放松部分现有制裁等。
获突破
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自20日起在日内瓦开始新一轮对话,会期原定3天。伊核问题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和德国)的代表,以及伊朗外长,欧洲联盟外交事务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齐聚日内瓦。
会谈23日延期进入第四天,24日,双方达成为期6个月的初步协议。白宫发布的情况说明文件显示,伊朗同意暂停生产丰度为5%以上的浓缩铀,同时稀释或转化库存的丰度为20%的浓缩铀;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伊朗不再增加丰度为3.5%的浓缩铀库存,不再兴建额外的铀浓缩设施,不新增离心机;伊朗不再建设被怀疑可能生产武器级别钚的阿拉克重水反应堆;伊朗核设施接受以往从未有过的国际监督;与此同时,伊核问题六国不再对伊朗追加制裁;暂停对伊朗贵金属、汽车零部件和石化制品的禁运;允许少量伊朗石油出口;解冻伊朗留学生资金;放宽对伊朗食品和药品进口限制。
获好评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在对在伊核问题达成初步协议表示欢迎的同时,也敦促相关各方尽一切努力,再接再厉,建立互信,使今后的谈判能够扩大这份初步协议的范围。
伊朗总统鲁哈尼24日在社交网站上发文说,当天达成的伊核问题协议将开辟“新的前景”。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说,24日达成的初步协议是“重要的第一步”。“近十年来,我们首次制止了伊朗核计划的推进。”
中国外长王毅用四个“有利于”肯定伊朗核问题初步协议的重要性:“有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有利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各方同伊朗开展正常交往,也有利于伊朗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此外,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及欧盟各方均对伊核问题初步协议的达成表示欢迎。
一份白宫声明称,美方同意予以伊朗“有限、暂时、可逆的制裁放松”,但“关键的石油、银行和金融制裁体系不会受到影响”。
遭抨击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发表声明,谴责24日达成的协议为“糟糕”的协议。伊朗一方面得到梦寐以求的制裁放松,一方面又得以继续铀浓缩。
以色列经济和贸易部部长纳夫塔利·贝内特说,伊核协议对以色列没有约束力,以色列仍有权自卫,暗指以色列仍不排除对伊朗发起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伊朗正威胁以色列,以色列有权自卫。”
一名美国高级官员说,为安抚中东盟友以色列,奥巴马24日将就以方担忧与内塔尼亚胡通话。
克里则称,伊核协议令以色列更为安全。克里说,美国和以色列暂时的分歧只是“判断”和“计算”上的差别,双方的最终目标一致,即“伊朗不会拥有核武器”。
相关链接
“打破十年谈判僵局”
——专家解读伊核问题初步协议达成的意义
□据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刘华 张鹏雄)
经过密集谈判,伊核问题六国24日在日内瓦就伊核问题达成初步协议。相关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协议的达成打破了过去十年来有关伊核问题谈判的僵局,为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了可能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认为,协议的达成首先要归功于谈判各方,尤其是美国和伊朗,都有和平解决伊核问题的意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富说,伊朗新总统鲁哈尼8月份上台后,伊朗方面政策出现积极变化,也为达成协议创造了有利条件。
专家们表示,在伊朗核问题上,中方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致力于劝和促谈,为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绍先注意到,就在本轮日内瓦对话会举行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伊朗总统鲁哈尼通过电话。而在10月中旬和本月上旬举行的前两轮对话会前,伊朗常务副外长萨尔马迪、伊朗伊斯兰议会议长拉里贾尼也分别访华,同中方就伊朗核问题交换过意见。
本轮对话会期间,王毅又在抵达日内瓦后不久,就先后会见英、俄、法等国外长。此外,多年来,中方也一直积极推动美国与伊朗直接对话。
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认为,鉴于美伊之间信任度不高,加之两国政府都面临来自国内的压力,伊朗核问题的解决进程还存在出现反复的风险。李国富认为,未来局势走向如何,关键要看各方能否加强互信,要看美伊双边关系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