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2014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昨日举行,共有13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本次国考全国共有152万人通过报名资格审查,最热岗位竞争比达7192∶1。(11月24日中国新闻网)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尽管舆论苦口婆心引导年轻人择业要讲究,但还是挡不住前赴后继的赶考热潮。
在一个开放而多元的社会,择业是每个年轻人的权利与自由。只是,如果从社会的视角考量,本该在实体经济或社会事业中创造价值与财富的精英,一股脑地拥向公职服务部门,就悖逆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法则。中国的国考热,在给公职层面提供最优秀的员工的同时,也蚕食了其他行业的人才资源。
只是,国考从不信这些空洞乏力的老道理,即便是150万人要充当“炮灰”,依然挡不住参考者前赴后继。一句话,国考降温,不能靠“心静自然凉”。
真要使得国考回归理性,最根本的还在于以下三个层面:一是让其他的“359行”获得对等的尊严与荣光。劳动者在收入上彰显“光荣”,劳动要素与劳动价值在资源配置中有更多话语权,借助收入分配改革等“系统工程”理顺行业前景与预期,公务员就不至于有太多溢出价值。二是校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养老金双轨制等社保层面做足公平文章,约束权力、监督权力、制衡权力,让公权不至于沦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三是鼓励创造、褒赏创新,让低门槛、有活力、重市场的实体经济成为青年才俊的“梦想锻造车间”,让市场决定经济基础的走向,国考自然就不至于承载过多的价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