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爱心后备厢”活动曾两赴孟津县横水镇光华村,为光华村送去御寒衣物和药物。当一位爱心人士听说这个村里还有唯一的留守儿童李佳浩时,心里就非常牵挂。
昨日,我们第三次来到光华村。临走时,村里人依依相送,特别是李佳浩的母亲,眼泪几乎没干过……
这一天,“感恩”萦绕着光华村。
爱心人士:想感恩和回报社会
26日,洛阳晚报记者接到利军明(化名)打来的电话。他说他曾是个军人,复员后他和战友们成立了一个战友会,战友会的成员都来自洛阳周边地区,这些年来,他们一直致力公益事业,感恩和回报社会。利军明说,仅他一人在2004年到2009年就献了5000毫升鲜血。
利军明告诉洛阳晚报记者,最近,战友会还想成立一个基金会,针对洛阳周边的贫困人群,进行一对一的救济和帮扶,资助对象主要是老人和孩子。在看到《洛阳晚报》“爱心后备厢”活动后,特别是看到光华村唯一的留守儿童李佳浩的情况时,利军明的心弦被拨动了。
受助村民:家中就像过年,不知如何感谢
昨日一大早,由志愿者高树人带路,利军明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李佳浩家。这是一间很简陋的房子,里面有两张床,在一张破旧的桌子上,摆着一台破电视。一名中年男子正在一张床上躺着——他就是李佳浩的爸爸李标。
小男孩李佳浩在屋里抱着唯一的玩伴——一只小狗。
利军明带来了饮料、花生油、牛奶和小食品,他向李佳浩的妈妈吕胭脂问起李标的情况,吕胭脂的眼泪夺眶而出:前些年,李标在工地上打工,腰椎受了伤,被辞退回家,现在什么也干不了,一家人全靠李标的弟弟在建筑队打工养活。
利军明问吕胭脂家有什么困难,吕胭脂难为情地说:“同龄的孩子都上学了,就李佳浩没上学,镇上的学校离村十来里,也没有交通工具。”听村里人说,最近的市场是在10公里外的新安县仓头镇,于是利军明很快赶到仓头镇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花了4500元,又买了一台1500多元的液晶壁挂电视机。
小佳浩摸摸电视机屏幕,又摸摸摩托车,爱不释手。村民韩兰枝说:“从没见过这孩子像今天这么开心。”吕胭脂则在一旁哭成了泪人:“我们家今天就像过年,真不知该如何感谢呀!”
利军明说:“不用,我和小佳浩结成了对子,他的学费我先交半年。”吕胭脂的眼泪几乎没干过,李标虽不会讲话,却放下拐棍,用双手紧紧握住了利军明的手。
感恩:朴实的村民拿来仅有的4只鸡
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陪利军明买回电视机回到光华村时,全村人几乎都在吕胭脂家门口。
洛阳晚报记者留意到,不少老人都穿上了我们上回捐赠的棉衣。有的老人说:“《洛阳晚报》的人三次来俺们村,每次都给俺们带点啥,真是谢谢你们!”还有一位老人颤巍巍地走过来对记者说:“好闺女,你又来了,你都来三回了。”
李标的父母已经快80岁了,两位年迈的老人在山坡下面住,也赶过来送我们,他们非要把家中仅有的4只鸡送给利军明,利军明哪里肯收。
直到驱车离开,我们耳边还萦绕着两位老人的嗫嚅声:“谢谢好人,和俺无缘无故的,不仅来看我们,还买这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