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本报与洛阳市政集团政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发起了“诚信橙丝带,爱心与信任同行”公益活动(以下简称“橙丝带行动”)。该活动引起了全国多家知名媒体的关注,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讨论与思考。昨日,我市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针对“橙丝带行动”展开讨论,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安
锋 社会诚信缺失,并非只有老年人是受害者
对比晚报的“橙丝带行动”与不久前发生在北京的“老外撞大妈”事件,两者“相映成趣”。两者是由媒体报道,进而引发社会关注的同类事件的不同侧面。
在“老外撞大妈”事件中,媒体将此事件与之前有恶劣影响的类似事件联系,吸引了公众眼球。此事在网上传播开后,网友在未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肆意对被撞的大妈展开攻击——因为此前的一系列恶性报道,已经使人宁可相信这些负面的东西就是真相。
探究其原因,网络等现代媒体难辞其咎。网络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眼球文化”,网友为吸引眼球不惜夸大事实甚至传谣。在负能量被无限传播时,公众对社会温情、道德、诚信的信心也一点点丧失,最终对“扶不扶老人”这个问题呈现出一种无力状态。
晚报发起的“橙丝带行动”,为“诚信”加上了一个显性标志。该活动发动社会参与个体站出来做出承诺,为拯救社会公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谈到可识别的道德标志,洛阳街头常见的志愿者标志“小红帽”算一个。一顶顶小红帽行走在城市中,就是对公益爱心、社会道德的传递。“橙丝带”可成为洛阳第二个“小红帽”,通过更多老人的参与,势必会影响全社会。
另外,社会公德、诚信的缺失,并非只有老年人是受害者。老人、小孩甚至年轻人,都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假设老人跌倒无人扶、年轻人喝醉露宿雪地无人管、小孩走失无人问……当这些冷漠成为社会常态,谁来为恶果买单?
所以,“橙丝带行动”不只需要老年人行动,更需要每个人关注。营造诚信氛围,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赵跟喜 “橙丝带”与“200元嘱托”,彰显媒体责任
《论语》上讲“老安少怀”,使老者安逸,使少者归附,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这是中国社会古往今来都推崇的。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是和谐关爱、人人相助的社会。
此前发生的一系列讹诈事件,经过一些媒体的放大传播,给公众造成了不良影响。但应该看到的是,人心向善,人们心里是愿意帮助弱者的。
放眼生活中,十次、百次扶起老人时不一定有一次遭讹诈,相反,老人们总是感激不尽。这说明并非所有的善意都会被“践踏”,更不能因一两则负面消息就不负责任地以偏概全。
这两天,晚报报道了一件“200元嘱托”的事情,被撞者获赔100元,但看病只花了5元,他拿着多余的钱不安心,还添了105元,捐出200元给更需要的人。这种正能量的传播,彰显了媒体的责任。
“橙丝带行动”,值得广泛推广。在追逐热点事件、热点话题的同时,《洛阳晚报》没有忘记媒体的良心、责任,让人们看到社会光明、善意的一面,应该得到大家的支持。
王
永 “橙丝带行动”,促进公民自我教育
在中国古代,人的自我修养被放在教育首位,“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帮助老人,更是不用说的事情。但在现代教育中,关于自我教育的内容大大减少,一些好的传统被淡化,这是导致社会冷漠的根源。
“橙丝带行动”是一个传递正能量的行动,也是一个促进公民自我教育的行动,不能让个别有道德缺陷的人破坏全社会的诚信体系。
当然,人人都有自我保护意识,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自我保护。比如看到老人摔倒,可以用手机取证、微博互动等手段达到互信的目的。
在构建诚信体系的路上,我们可以用智慧寻求更多解决思路。
特别提醒:如果您是一位老人,希望用自己的诚信与承诺,呼吁全社会多一分信任和关爱,请致电本报热线18638358895或66778866。完成诚信签名后,我们将为您送上象征诚信的“橙丝带”。让我们借助“橙丝带”之名,重建互信互助的道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