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国际就业咨询公司“巨兽”与调研公司捷孚凯集团合作,今年在全球多地分发问卷,调查多国民众对“勤奋度”和经济复苏的看法。在本月10日发布的调查结果中,中国位居“勤奋度”榜首,其后依次是德国、美国、加拿大、印度、英国、荷兰、法国。(12月14日《新京报》)
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走来,“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祖训早内化为性格操守,说中国人勤劳,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何况,在今天的竞争社会,加班加点已经被异化为莫大的光荣,所谓“床垫文化”似已被企业引以为荣。
只是,在“勤奋度”排行榜新鲜出炉之后,我们很容易联想起另外两份调查:一是不久前,盖洛普公司公布其2011年—2012年对全球雇员工作投入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敬业员工比例最高的国家为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和美国,东亚地区比例低,其中中国最低,仅为6%。
二是2013年11月,《小康》在世界各地的2013名中国人中开展今年年度感受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中国人的最大感受是“累”。不仅北京人、广东人普遍感觉累,在人们心目中还算比较休闲的四川以及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甘肃,人们也都喊着“累、累、累”。
这是一个尴尬的现状:中国人,累并“勤劳”着。
疲累不堪,还忙得像个陀螺;虽然不敬业,却也停不下工作的脚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理解了很多吊诡:譬如,为什么“猝死”在中国频频发生,为什么2014年放假方案的一天之争也能掀起轩然大波。
人不是机器,也不是超人,过度的操劳,是在饮鸩止渴。
道理人人懂,但大家为什么都累并“勤劳”着?这个问题恐怕离不开三重原因:一是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尽管社科院预计2014年GDP增长7.5%,但要实现这个数字,可能还得靠更多人的艰苦奋斗。二是转型期矛盾多元、保障乏力,人人都想多干点、多攒点,以解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三是以往的价值评判标准未及转身,以加班为荣的惯性还没有逆转,总觉得劳累是一种值得赞许的人生态度,加之有的单位休假权基本是一纸空文,于是,员工的疲累程度似乎只能取决于老板的良心。
最勤劳的中国人,不过是“被勤劳”罢了。在中国企业以过劳为荣的时候,不少国际企业却前瞻性地强制要求员工懂得休息:譬如最近,创意商品在线集市Quirky公司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停电周”制度,消除员工因高强度加班而产生的倦怠;高盛决定将入行1年的分析师变成长期雇员,同时鼓励他们不要在周末加班,因为“这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
2014年的中国经济总基调强调“改革创新”,如何让最宝贵的人力因素合理调用、有序发展,人们恐怕也要在逆转“累并‘勤劳’着”的生存状态上有所改革、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