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0版:洛阳·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最本土的声音,就是真正好声音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3 年 12 月 27 日 星期    【打印】  
一次对德国客人的招待,引发对传播洛阳戏曲文化的思考,专家分析指出
最本土的声音,就是真正好声音
□记者 李砺瑾 实习生 白银龙
    德国客人与戏曲演员合影

    (图片由王瑞丽提供)

    昨日,河科大一附院党委书记王瑞丽坐在办公桌前,拿出一本红色相册,相册中有一张照片,上面两名笑容可掬的德国女士站在一名浓墨重彩的戏曲演员两边。照片上的事情已过去1个多月了,但每次回想起来,王瑞丽总是无法平静。因为这件事,给一直致力于推介洛阳、传播河洛文化的她带来许多思考。

    德国客人想看“洛阳歌剧”,找地儿成难题

    11月11日,王瑞丽所在的医院接待了两名来自德国的女士,她们是代表德国KFW银行与医院签署合同的。

    除了谈业务,王瑞丽还带她们吃了水席。席间,一直致力于推广河洛文化的王瑞丽提到洛阳戏曲时,客人提出想实地感受“洛阳歌剧”的魅力。

    王瑞丽却犯愁了——去哪儿看戏呢?她联系了不少戏曲界的朋友,但都没找到在市区的演出。最后,她通过洛阳豫剧院名誉院长张子正,得知洛龙区毕沟村有村民过寿,请了洛阳曲剧院去演出。于是,她带两位德国客人前往观看。当晚演的是曲剧《洛阳令》,主演是该院副院长刘爱云。两位客人看得津津有味,结束后还拉着演员们合了影。

    期待在更好的环境里,把洛阳戏曲奉献给观众

    这件事让王瑞丽产生不少思考:曾一度辉煌的洛阳戏曲,为何在市区难以立足?又为何让外国友人如此痴迷?

    50多岁的刘爱云是国家一级演员,她说,过去在西工、老城、涧西等都有剧院,后来随着这些剧院消失,为了生存,剧团主要的演出场地逐渐转移到了农村。

    “每年我们在新区歌剧院也有演出,不过这样的机会很少。”刘爱云说,演员们都期待能在更好的环境里,把最美的洛阳戏曲奉献给观众,这样也能避免类似德国客人要到村里才能看到洛阳戏曲的尴尬。

    “每次和外国友人聊天,咱最纯粹、最传统的文化都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还真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王瑞丽说,两位客人走前还对那天看过的戏曲赞不绝口。

    提高文化自信,人人都可以传播文化

    对此,洛阳师范学院原校长、知名学者叶鹏说,当地百姓的价值取向、生活情趣及他们对理想的追求,最能够代表一个地方文化的特点。这种地方文化最有民族性、最本土也最有国际性。

    从德国客人喜欢看洛阳戏曲这件事上,我们应该看到,外国人同样欣赏我们的民族文化,这更要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就是我们要自己知道身边的那些文化现象,要珍惜它、爱惜它、倡导它。“通过这件事情,也希望大家都能够意识到,其实,人人都可以传播文化。”叶鹏说。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