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凤兴 (资料图片) |
| 定 格 1997年6月11日《洛阳晚报》1版《王凤兴勇敢揭发外籍工长偷工行为 小浪底厂房工程避免一起质量事故》 简 介 1997年,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三标(厂房工程)工地,来自洛阳市郊、受雇于外国公司的劳务人员王凤兴,冒着被辞退的风险,毅然揭发外籍工长偷工减料行为,保护了工程质量,受到表彰。 1997-06-11 |
|
1997年6月7日10时许,时任报社副总编辑的邓明选交给时为洛阳晚报记者的杨建安一条线索: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三标(厂房工程)工地,来自洛阳市郊的劳务人员王凤兴,揭发了一起外籍工长偷工减料行为,受到表彰。
邓明选副总编辑对杨建安说:挖掘一下,可能有价值。
看着语焉不详的线索,既没有王凤兴的联系方式,也不知道他的具体工作地点,这让刚到报社还未拿到正式新闻记者证的杨建安心里犯起了嘀咕。
杨建安花两天时间列出了一个有十几个问题的采访提纲,但当他拨通小浪底建管局宣传处的电话提出采访要求时,对方以工作忙为由挂断了电话。
6月10日,杨建安硬着头皮出发,直奔小浪底建管局大楼,连续敲开几个办公室的门,说明来意后,得到的回答均是不清楚。
正无助时,他看到楼道里有人向一间办公室走去,便直奔过去说:“我是洛阳晚报记者,请问您知道王凤兴的事儿吗?”
那间办公室的主人叫李纯太,是三标工程师代表部的代表,王凤兴的举报电话就是打给他的,他用10分钟时间回答了杨建安事先准备的一堆问题。
随后,杨建安打着李纯太的旗号进入三标工地,找到了正在工地捡钉子的王凤兴。王凤兴在火热的太阳下,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回到报社,杨建安连夜赶稿,推敲,斟酌,不足800字的稿子他竟写了几个小时。
1997年6月11日,《洛阳晚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消息《兴建千秋业 岂容留“蚁穴”(引题)王凤兴勇敢揭发外籍工长偷工行为 小浪底厂房工程避免一起质量事故(主标)》,并且配发了评论。
王凤兴的事迹被《洛阳晚报》刊发后,立即被国内外多家媒体转发、报道。后来,1998年出版的河南省中学《思想政治》(初一)教科书,引用了王凤兴的事迹,选用的正是《洛阳晚报》刊发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