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过年,老洛阳人必备献食(又叫咸食):油炸丸子或是油条、油饼什么的,名义上是“献”给各路神仙尝鲜,供奉完毕,其实都进到自个儿肚里了。
刚出锅的献食嗞嗞冒油,不但好吃,还能补充大冷天儿流失的热量。老辈人炸献食,小孩在油锅边馋得嗍手指;现代人工作忙,懒得自己炸,去超市买现成的,过年买,平时也买,“神仙专用食品”成了冬季常备食品。
炸献食得用油。相传远古时期,黄帝见了“河图”,白天看得不过瘾,晚上还要接着研究。手下人就用树木的果实炼油,做了一盏小油灯,照亮黑夜,满足了黄帝秉烛夜读的愿望。
传说未必可信。又有一说,黄帝用的应该是动物油,因为植物油的出现是汉代以后的事儿。
原始人将狩猎的动物烤熟了吃,大概是在“烧烤”的过程中发现了油。起先,油不叫油,叫“脂”或是“膏”:头上长角的动物,比如牛、羊,其油为脂;没有角的,譬如猪、狗,其油叫膏。还有一种分法:未经煎炼的固态油,被称为脂;煎炼过的液态油,被称为膏。
商纣王残忍变态,发明了炮烙之刑:把脂膏抹在铜柱上,下面生火,驱赶有罪的犯人爬铜柱,犯人滑下来掉到火堆里,纣王就哈哈一笑。
周武王伐纣之后,脂膏被用到了正经地方:油炸食品。史书记载,战国人冬季喜欢吃馓子(又名寒具),一种环状的油饼,可以储存好几个月。
大约是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把芝麻带到中原后,才有了植物油。一开始,没人敢吃芝麻油,古人多用它点灯照明,或是涂在丝织物上防水。三国时期,芝麻油被广泛应用于杀人放火:魏将满宠“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火烧连营、火烧赤壁,八成也少不了芝麻油。
感谢那个斗胆先尝了芝麻油的勇士。到了北宋,芝麻油大翻身,由“纵火必备”变为“饮食必备”。宋人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里说,北方人不管吃啥东西,都要用芝麻油煎一煎。当时的流行食品油条,俗名“油炸鬼”:“鬼”音近“桧”,暗喻陷害岳飞的奸臣秦桧——油炸秦桧,给抗金将士报仇不现实,只好油炸“鬼”泄愤。
再往后,豆油、棉籽油、花生油、蓖麻油、胡桃油……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人们吃油更讲究了:春天吃羔羊乳猪,用牛油烹调;冬天吃鲜鱼大雁,用羊油烹调。
羊油肥腻,吃了便于养膘。肚里有油水,既顶饥又耐冷,古人吃得高明呀!
(近期,《娜说河洛》栏目准备跟大伙儿聊一聊河洛婚俗。您想了解旧时河洛婚俗的哪些有趣细节?您知道哪些有关的历史典故?欢迎加QQ30629216或是微信misebaihe留言,也可以拨打电话13383792808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