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朋友吃顿团圆饭 |
|
核心提示
为归还十多年前的投资款,洛阳人朱晓峰辗转寻找余姚人姜建华。12日,姜建华的妻子叶红萍和儿子来洛,见到了15年未谋面的洛阳大姐。
15年间,姜建华一家过得怎样?他们和朱晓峰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才会让叶红萍在时隔多年后仍对朱晓峰记忆犹新?朱晓峰寻人还钱,究竟为了什么?
【信任】 余姚夫妻拿出全部积蓄作投资
姜建华和妻子叶红萍都是浙江余姚人。20世纪80年代,夫妻俩到洛阳闯荡,从木工做起,后来开了一个家具店,凭借精湛的木工手艺,找他们做家具的顾客越来越多。
1990年前后,朱晓峰要订做一批家具,便找到姜建华,两家人就这样认识了。
当时做家具,都是木工直接在顾客家里做的。叶红萍说,朱晓峰特别热情,烧得一手好菜,每天中午都要留自己和丈夫在家吃饭。
在朱晓峰眼里,这对夫妻不仅木工手艺精湛,人也实在。考虑到姜建华和叶红萍在洛阳没有亲人,朱晓峰对二人非常照顾。
在朱晓峰家做活的一个月里,两家人很快熟悉起来,并成了朋友。后来,朱晓峰搬家需要重新做家具,找的依然是姜建华。
洛阳距余姚近千公里,每次姜建华夫妇春节不能回家,朱晓峰就会邀请他们一起吃年夜饭。
叶红萍说,1996年春节,两家人在一起吃饭时,姜建华听说朱晓峰所在的市物资集团燃料公司(以下简称“市燃料公司”)向社会集资,便有意把自己的10多万元积蓄拿出来投资。
叶红萍说,当时,他们的家具店规模很小,只雇了3个工人,自己和丈夫也上阵干活,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辛苦一年能挣一两万元钱。
“虽然10多万元是我们的全部积蓄,但我们相信朱大姐。”叶红萍说。
【失望】 叶红萍把保存十多年的收据扔掉了
1999年,在外闯荡多年的姜建华和叶红萍打算回家乡发展,想拿回当年的投资款。不巧的是,当时市燃料公司效益很不好,不能立即偿还。
得知情况后,已从市燃料公司辞职一年多的朱晓峰通过各种关系帮他们讨钱,但最终未果。
当年年底,在法院的强制执行下,姜建华从该公司拿到3万元现金,带着妻儿回了余姚老家。
叶红萍说,她和丈夫本想要回那笔钱回老家盖房子,再做些小生意。这下,他们只能从亲戚处借钱盖了房子,做生意的打算也被耽搁了。
2000年,姜建华再次来到洛阳,仍没拿回剩余的投资款。其间,他专程探望了朱晓峰一家。
2001年10月,姜建华被查出患有肝癌,3个月后离开了人世。
叶红萍深受打击,身体也越来越差,虽然当年投资的收据仍被收藏在柜子里,但她实在没有精力去讨要这笔钱了。
“五六年前,我把收据丢掉了。”叶红萍说,那天,她在整理屋子时翻出了已经破烂泛黄的收据,这勾起了她对已故丈夫的思念,想到这笔钱拖欠了这么久,欠债的公司还在近千公里外的洛阳,她认为要钱已经无望,便把收据丢进了垃圾桶。
【感动】
“没想到大姐还记得我们”
“很意外,很感激。”叶红萍说,当她得知朱晓峰通过公安、媒体等途径寻找自己时,先是脑袋一片空白,然后眼睛湿润了,“朱晓峰”三个字在她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我没有想到,大姐还记得我们,还为我们记挂着那笔没有要回的钱。”叶红萍说。
“给大姐打电话,我一下子就听出她的声音了。”叶红萍说,她拨通朱晓峰的电话后,“大姐”二字脱口而出。当朱晓峰提到当年的投资款可以清算时,叶红萍转移了话题,问她身体怎么样,有没有变化。
“我不想再提钱的事,大姐本没有错,不能让她背负不应有的压力。”趁朱晓峰做饭的空当,叶红萍悄悄对洛阳晚报记者说,朱大姐付出这么多努力,只为找到她,她非常感激。这次来洛阳,她主要是看望15年未见面的洛阳大姐,能拿回多少钱已经不重要了。
“相比那些投资款,大姐的热情和诚信更让我感动,大姐的好我会记一辈子。”叶红萍说,唯一遗憾的是丈夫去世太早,不能看到今天的结果。
【坚持】
做好人会有委屈,也会累,
但无悔
谈起这次找人的经历,有朋友说朱晓峰爱管闲事,甚至打来电话表示不理解,朱晓峰却认为自己做得对:十几年前,姜建华是经自己介绍进行投资的,他带着遗憾回家后又遭遇不幸,如果不把清算的投资款交给叶红萍,自己会永远活在愧疚中。
不理解的人毕竟是少数,朱晓峰说,在本报发出报道后,也有许多朋友给她发短信表示钦佩和赞扬。
交谈中我们还得知,除了叶红萍,朱晓峰还找到了另外6名当年的投资人,其中一人远在深圳。
“我这个人很执着,承诺过的事,一定要想办法办到!”朱晓峰说,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她觉得自己身上的每个细胞都是快乐的。虽然做好人会有委屈,也会累,但回望自己曾经帮过的人,她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