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甲午马年,是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第二年。这一年,周恩来总理代表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举世瞩目的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这一年,中央“相中”洛阳为中南区工业建设重点城市,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在洛阳落户。
日内瓦会议召开,中国展大国风范
关于1954年4月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曾有一个世界性的传闻,即当时与会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总理握手。这个传闻流传甚广,以致在会议期间始终陪伴在周恩来左右的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曾著书专门辟谣:“实际上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也有学者从拒绝握手的杜撰中嗅出了一丝味道:美国人惧怕在国际事务中出现一个拥有6亿人口的大国的声音。
不管惧怕还是欢迎,新中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亮相国际舞台已是不争的事实。1954年4月26日至7月27日,在长近3个月的日内瓦会议中,中国代表团积极斡旋并促进解决了印度支那和平等难题,让世界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外交风格。
洛阳成为中南区工业建设重点城市
在世界上崭露大国风采之际,新中国也在积极走经济强国之路,1954年洛阳成为全国八个重点建设城市之一。
1954年年初,经国家计委通过并报毛主席批准,在我市涧河以西兴建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矿山机器厂、滚珠轴承厂和热电厂4个重工业工厂。4厂和后来兴建的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洛阳水泥厂及河南柴油机厂等,均属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
1954年3月,中央确定洛阳市为中南区工业建设重点城市。
长江中下游遭遇特大洪灾
新中国在奋力崛起之时,也面临着种种考验。1954年夏秋之际,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特大洪灾,考验尤其严峻。
那一年,雨带缠绵徘徊在长江流域,较之往年,足足多停留了1个多月。暴雨不断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特大洪灾,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省共123个县市受灾,灾民有1800多万人,淹死3万多人,淹没良田4000多万亩,京广铁路中断近百天。
几乎在同期,洛阳人民同样被雨所困。1954年8月,由于连降暴雨,伊河、洛河暴涨,8月5日下午伊河西石坝大堤决口1处,长24米;洛河塔湾决口6处,长45米。各级领导积极组织军民进行抗洪抢险,及时堵住决口并加固堤防,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