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们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他们从小就被送到军校,然后一直读到相当于大学的士官学校。在这些学校里,所有的教育都是围绕如何作战展开的,而作战的核心只有两个字——进攻。
举个例子:在学生考试的时候,老师冷不丁抛出一个问题:“前方发现敌军怎么办?”如果你下意识地问一句:“有多少人?”那么你就完了。标准答案是:进攻,包抄消灭敌人!如果老师再来一句“敌众我寡,有利防守”。你要是真的来一句“防守”也完蛋了,标准答案是:想办法包抄进攻!
而学校里唯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我们在电视里听过多次的那句话:“为天皇陛下尽忠!”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些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参谋,就是一群狂热的好战分子。长期封闭的军校生活使他们跟社会脱节,这些人既不懂政治,也不懂社会,只知道听命令。而他们上了战场最喜欢做的只有一件事——进攻。他们相信只有首先把自己置之死地,才能绝处逢生。
参谋本部管理的是陆军的参谋,后来新兴的兵种海军出现了,于是属于海军的参谋本部也设立了,它换了一个名称,叫海军军令部,同样海军军令部的头儿也是睦仁。
这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一旦开战,如何从组织上保证陆军和海军相互配合?如果是陆军只打陆军的,海军只打海军的那就乱了。于是,日军又设置了一个完全为战争服务的机构——战时大本营。
战时大本营这个机构平时并不存在,只有到了决定发起战争前夕才会成立,也就是说战时大本营的成立就标志着日本马上要开战。跟参谋本部一样,战时大本营也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总头仍然是睦仁,而其他组成人员都是陆海两军的高级参谋和指挥官,政府里的文职人员不得参加战时大本营,即使内阁总理也不行。
天皇的权力不受限制,他是陆海两军的总头头,其手下有一群狂热的好战分子。现在大家可以理解一个名词了,那就是军国主义。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已经知道明治时期的日本是一个处于新旧之间的国家,也是一个奇怪的国家。它既学习了西方的近代政治体制,又保留了一个真正的皇帝;虽然成功倒幕,但整个国家又留下了军人可以干政的幕府遗风。这样的体制和阴魂不散的“大陆政策”结合起来,对于大清国来说,日本是一个危险的国家。
危险并不是后来才有的,在很早的时候,在清除武士、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这些准备工作都还没有做好的时候,睦仁就已经开始了一场掏家底的豪赌。早在1874年,在废藩置县取得成功的同时,睦仁就开始了他登基后的第一次对外用兵,即对台湾用兵。
睦仁御桌的上面,摆放着一摞厚厚的文件,这是《台湾番地征战要略》,也就是日本要武装侵占台湾的指导方案。当时睦仁手下的大臣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该先去打朝鲜(征韩论),而另一种认为先不着急攻下朝鲜,为了实现“大陆政策”,可以先从大清国的离岛台湾入手,打开缺口。睦仁支持了先攻占台湾的意见,他告诉大臣:必须先夺取台湾,以便永固皇国的南门!
夺取台湾并不容易,因为向台湾出兵意味着跟大清国开战,总要找个借口才行。这个借口就是在1871年台湾和琉球国之间的一次渔民冲突。
琉球国是一个群岛国家,有大小36个岛散布在台湾东北的茫茫大海上,明朝时,它曾是大明帝国的藩属国,然后成为大清的藩属国。为了方便向大清国朝贡,琉球国在福州设置办事机构——琉球馆,每两年进贡一次,而它也受到大清国的册封和保护。但是,和朝鲜的情况一样,日本在琉球也扶植了自己的势力。
可见,渔民冲突和日本无关,它是大清国和琉球国之间的事情,而且当时也已经得到了处理。明治政府在当时并不知道此事,在渔民冲突一年后才偶然从大清国的外交文件中得知,于是日本人知道他们可以打歪主意了:打着为琉球渔民“出头”的旗号,武装侵犯台湾!
(摘自《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作者 黄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