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中国人在聚餐的时候采取分餐制,就像吃西餐或者日本料理一样各吃各的,后来才改成共餐制。
很早以前,中国人跟欧洲人一样,在餐桌上离不开刀叉,后来才改成用筷子“包打天下”。
很早以前,中国人像日本人那样跪在榻榻米上吃饭,后来才改成坐在椅子上进餐。
从传世的雕塑、壁画和画像砖可以看出,至少在南北朝以前,中国古人在吃饭的时候一直是跪在席子上或者矮床上,即使到了唐朝和五代十国,还有一小部分守旧的人在饭局上舍弃椅子,坚持跪坐。学者们早就注意到了这种奇特的生活习俗,但是大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来没有人问过当时的人为什么要跪坐进餐。
那时的人为什么要跪坐进餐呢?原因很简单:避免走光。最早,中国人的服饰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无论男女都穿裙子,裙子里面则不穿内裤。商周时期,中国人学会了用袍子做内衣(后来袍子变成外衣)。上衣下裳里面多了袍子,走光的风险小了一些。春秋战国时期,裤子终于普及,可是当时的裤子没有裤裆,甚至连裤腰都没有,一左一右套在两条腿上,要害地方仍然保持真空状态。
裤裆的发明特别晚。从考古成果来看,至少东汉以前是没有连裆裤的(有人说汉朝宫女穿的“穷绔”就是连裆裤。错,“穷绔”只是在开裆裤的基础上加了几根扣袢,不能算连裆裤)。所以,东汉以前的成年人在开会和聚餐的时候,必须双腿并拢跪在地上,让外衣垂下来,护住要害部位。这就是古人以跪坐姿势进餐的由来。
因为东汉以后连裆裤才发明,并在魏晋南北朝广泛推广,所以,魏晋以后,有人就放弃跪坐进餐的方式。到了宋朝,所有吃货的裤子都有了裤裆,人们习惯于坐在椅子上吃饭,再也不用担心走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