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走故地,老人感慨万千 |
| 城楼下的战斗最惨烈 |
|
□记者 赵硕/文 杜武/图
核心提示
3月1日,93岁的抗战老兵王海宽在志愿者的搀扶下,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一边踏访,一边讲述70年前那段难忘的经历。在洛阳保卫战中,老家在汝阳的王海宽是一位洛阳子弟兵。在丽景门前,在邙山岭上,在卢舍那大佛之侧,他和战友们与日寇进行了殊死搏斗;被俘后,他被送到日本福冈做劳工,饱受折磨……
1 70年前的战斗场景仍历历在目
3月1日9时许,在丽景门下,身材瘦削的王海宽抬头凝视城楼,沉默良久。这里,是他70年来最不愿提,更不愿来的地方。
志愿者元元告诉洛阳晚报记者,他们是从一本二战劳工题材的书中发现王海宽的,王海宽也是我们迄今了解到的唯一一位参加过洛阳保卫战几乎全部战事,又被掳到日本做劳工,并在后来得到营救的老兵。尽管已是93岁高龄,但王海宽的记忆非常清晰,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时间、地点和细节都能说得很清楚。
1941年,不满20岁的王海宽被抓了壮丁。经过短训,他被分到当时驻守洛阳的15军65师194团,成为团部特务排的一名列兵。
1944年5月5日,洛阳保卫战打响后,王海宽跟随部队辗转龙门、白马寺、刘秀坟、邙山等多个阵地后,于5月22日夜撤入最后的阵地——城厢(今老城),王海宽所在的特务排30多人负责守卫西门城楼(今丽景门)。
5月23日,日军炮兵在安乐窝、周公庙、西关等处向城内轰击。24日拂晓,在飞机的掩护下,日军大部队开始攻城,双方展开了惨烈的攻防战和白刃战。“河沟里全是人,我们的和‘老日’的都有,水都成红色的了。”虽然已经过去70年,王海宽想起当年的惨状还是忍不住流泪。他说,当时,城楼被炸塌了半边,很多战士揣着拉弦的手榴弹从城上跳下去和日军同归于尽。攻城的日军被机枪扫得成片成片倒,守城的士兵“也像树叶一样落下去”。
由于敌我兵力悬殊,加上军官临阵脱逃,24日黄昏,日军最终占领城厢。
25日,王海宽和未退出城的部分官兵被俘。
2 在异国被迫当劳工,坚信祖国和家乡没有忘记他们
在采访中,王海宽总说自己的人生有两大“关口”,除了在洛阳“挨枪子”,最让他难以释怀的就是被俘后在日本“做牛马”。但是,在异国近两年的黑暗日子里,他始终坚信祖国和家乡没有忘记他。
王海宽回忆,和他一起在城厢被俘的战友有七八百人。当天夜里,他们就被日军集中起来,核实身份后随即被带到今天的金谷园一带。在接下来的四五天时间里,几百名战俘被集中在一个大屋里,“不给吃不给喝”,加上很多人有伤在身,支撑不住的只能在绝望中慢慢等死。
几天后,王海宽等活下来的战俘被日军“装”进火车,先在石家庄逗留三天,其间仍缺吃少喝,又有一些人支持不住而死去。再后来,他们被带到塘沽港,日军如法炮制,将幸存者“筛选”出来,进行体检,后“装”船送往日本。在海上的日子里,不断有战俘生病死去。日军甚至残忍地将奄奄一息但仍活着的战友扔进大海。
“我们是在夜里被送到窑场的。”王海宽回忆,到了福冈,他们才知道是被送来当“下煤窑的劳工”。当天夜里,他们被分成4个小队,每队几十人,第二天就开始“下窑”,每天劳动12个小时,要装四五列火车,每列车有二三十个车厢。他们每天的食物只有6个玉米饼和“能照出人影”的3碗菜汤,超负荷的工作让很多人承受不住,“每天都在死人”。王海宽说,他们就像牛马,死了,日本人随便挖个坑埋掉,有时有劳工想逃跑,就会被活活打死,然后吊在院子里好几天。
“每天都在想家。”王海宽说,他在日本的近两年时间里,每天都在重复一个念头:活下去,回家去!
3 “再有人来打我们,我拼了老命也要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这个消息传到窑场后,窑场里的中国战俘像过年一样高兴。”王海宽说。
1945年8月下旬,经过中日两国交涉,王海宽和幸存的战俘被交还中国。当船只停靠在塘沽港那一刻,王海宽和战友望着祖国的土地号啕大哭……随后,在天津北洋大学休整了几天后,王海宽选择离开部队,回乡务农。
“再有人来打我们,我拼了老命也要上。”在采访接近尾声时,王海宽激动地说,从回乡至今,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梦见自己的战友和70年前的战斗,虽然他已经老了,但只要活着,他还是洛阳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