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读者将一篇长2000多字、饱蘸感情的文章寄到本报编辑部,文章的主角是市第一中医院周围血管病防治中心主任何春红。何春红从业33年来,待病人如亲人,许多病人都把她当成了朋友。
要截掉的双脚保住了
何春红今年52岁,是市第一中医院周围血管病防治中心主任兼第一病区主任。洛阳晚报记者见到何春红时,她正忙着查房,查完房回到办公室,已有不少病人在等她。她每天都很忙,但她乐此不疲。
提到何春红,患者纷纷竖起大拇指。62岁的张茂军是瀍河回族区的一名退休工人。2006年,身患糖尿病的他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双脚严重溃烂,医生建议他截肢。为能保住双脚,他四处求医。
张茂军清晰地记得当年6月来到市第一中医院治疗时的情景。
“何大夫说:‘感觉有点希望,你给我半个月时间让我试试。’”张茂军说,经过半个月的外敷加内用药物治疗,他明显感觉有疗效,又治疗4个半月后他出院了。“如今8年过去了,我的脚还能保住,许多大夫都说是奇迹。”
“作为医生,和病人沟通很重要”
“何大夫很和气。”记者见到的每个患者都这样夸她。82岁的卢先生患静脉曲张引发皮肤溃烂,去年12月在市第一中医院接受治疗。他告诉洛阳晚报记者,何大夫人很好,没有架子,对病人很关心。
还有患者说,如果何大夫碰到能力范围外的病,她会推荐病人到其他科室或医院看病,让病人不走弯路,非常负责任。甚至有的患者不方便到医院时,她利用下班时间到患者家中换药。
“请她吃饭她都不去,也不收红包。”一名患者家属说,“何大夫常说:‘你们好了,我也高兴。’”
记者在与患者聊天的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患者对何春红很信任。何春红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何春红说:“作为医生,和病人沟通很重要。”在看病过程中,她会将是什么病、可以怎样治疗、大概需要多少钱、能恢复到什么程度,都一一向患者讲明,甚至用药时也考虑病人的承受能力,征询病人的意见。“最重要的是诚信。”何春红说,讲实话,病人自然会信任你,而信任反过来更利于疾病的治疗。
何春红说,她1981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33年,一些20多年前的病人还来找她看病,有些当时的病人现在已是四世同堂,她甚至成了他们一家四代的家庭健康顾问,家里一有人生病就会给她打电话。
“这没啥,你对人好,人都能感觉到,不少患者最后都和我成了朋友。”何春红乐呵呵地说。
在家人眼中,她心好,是家人的骄傲
也在市第一中医院住院的何春红的父亲何学政说,女儿心好,平时回孟津老家,总会抽空给乡亲们看病,有个老乡患了30年的血管畸形病就是被她看好的。女儿太忙,在家也是电话不断,经常有病人向她咨询。知道女儿忙,这位80岁的父亲总不忍心给女儿添麻烦。
何春红的母亲鲍女士说,春红心好,对病人尽心尽力。女儿是他们一家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