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继远 70后,洛阳土生土长,现在深圳谋职,闲时鼓捣散文,常被误认为老年作者。 |
|
肇始于当年轰动全国的南京“彭宇案”,“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成了一道让国人纠结不已的难题。各类媒介不时爆出正、反事例,专家也众说纷纭,今年央视春晚上的小品《扶不扶》,更引起了人们对此话题的深思。
节目很精彩,现实很残酷。跌倒的不见得只有老人,年轻人也会跌倒。跌倒未必只是扭了骨头划破皮,也可能夺去一条鲜活的生命。上周,深圳媒体报道:2月17日,IBM深圳公司一名35岁的女项目经理,突然晕倒在地铁蛇口线一出站口的台阶上,在长达50多分钟里竟无人上前扶起,等到救援人员赶到时,她已死亡。
此事很自然地引起了深圳市民的热议,有人批评路过的人没伸出援手;有人认为乘客在地铁站内跌倒死亡,地铁站应负责任,与路人无关……一家媒体还派出多路记者,在市内八个地点进行“爱心测验”:记者佯装跌倒,看路人“扶不扶”。记者此举又招来不少批评,说这是现代版“狼来了”,用欺诈方式考验市民的善良。
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全民裁判,快速消遣。每当有社会事件发生,人人都上升为道德裁判者,义正词严地批评路人的冷漠、城市的无情。当事件被消遣得差不多时,人们的视线和话题就迅速转移了。像“外企女经理跌倒死亡”事件,热议过后估计没几人会考虑,她的离世给其亲人留下了多少伤痛。
说到底,人们关注和议论“扶不扶”事件时,所持的同样只是路人心态。在众人心里,并没有对生命个体由衷的尊重和敬畏,有的只是功利和算计。媒体倡导扶人时,同时在传授拍照、拨打110留证据等“扶人三十六计”。小品《扶不扶》里,推着自行车上场的“路人乙”,在被问及“扶过仨”的结果时,泪奔着告诉郝建:“这么跟你说吧,哥以前开的是大奔。”
当人们尚未真正形成社会公民意识,确立生命至上的观念时,心目中往往只有自己,很难做到推己及人,把他人看成和自身一样的生命个体。城市里有那么多人,有冷漠的,也有热心的。扶或不扶,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根本不足以作为衡量社会道德进步或滑坡的佐证,也不足以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有没有爱心的标准。
同样在深圳,“外企女经理跌倒死亡”事件发生次日,在地铁罗宝线的车厢里,一名女子晕倒,就有很多乘客向她伸出了援手。只是人们更倾向于关注反面事件,这一正面新闻倒没引发人们多少关注。
在民众普遍缺乏尊重生命的素养时,把扶的希望寄托在不确定的好人身上,显然很不可靠。生命脆弱,那就先尽量照顾好自己,别让自己跌倒。当遇到有人跌倒需要帮扶时,别犹豫,上前问候一声,施个援手。世界变幻莫测,谁敢保证,下一个跌倒的不是你?
这个,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