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5版:洛阳·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浆面条申遗,您怎么看?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4 年 3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浆面条申遗,您怎么看?
专家:把浆面条和洛阳其他面食捆绑申遗更有竞争力
浆面条 (资料图片)
    □记者 丁立

    近日,武汉热干面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传出,河南网友纷纷发帖,为烩面、浆面条、糊涂面等“河南八碗面”较真儿。那么,洛阳浆面条的申遗之路还有多远?

    1 老洛阳面馆已在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正在申遗。”老洛阳面馆作为我市一家申报主体,正积极行走在为浆面条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其工会主席史有君说,去年10月,他们已向涧西区递交了申遗材料并顺利通过。随后,他们又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递交了申报材料,该中心表示很快就要组织专家论证,并报经市政府批准。

    在洛阳特别是老城区,浆面条“遍地开花”,几乎随处可见卖浆面条的饭店和绿豆酸浆的作坊。3日一大早,在老城区井胡同王家浆坊,洛阳晚报记者得知有人提着大油桶瓶从西关过来打浆。

    作为我市经营面食的一家实力雄厚的饭店,老洛阳面馆对本次申遗充满信心。董事长王天喜告诉洛阳晚报记者,他们在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洛龙区、瀍河回族区开了16家店,其中浆面条很受欢迎。他们有自己的浆坊,用专门的绿豆做浆,每月仅卖浆就卖出去500多公斤,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王天喜说,全省很多地方都有浆面条,郑州人把浆面条叫粉浆面。老洛阳面馆在郑州开店3家,南阳1家,三门峡5家,焦作、济源、平顶山也有,且生意挺好,这说明浆面条在全省很有市场。

    至于进一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天喜则坦承“有难度”。

    2 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浆面条“有硬伤”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组组长张飞跃指出,我市浆面条制作规模较小,分布零散,更没形成公认的权威品牌和标准。现在,即便是老洛阳面馆站出来担当申遗大任,该店依旧算不上“具有百年传承的老店”,连王天喜也承认这一“硬伤”。

    “哪几家浆面条做得好?谁家的浆更好吃?”洛阳晚报记者就此在我市街头随机采访,被采访者说法不一——有人说民主街的浆面条好吃,有人说青年宫的浆面条好吃,还有人说东关的浆面条好吃。

    “这就是硬伤。”张飞跃说,武汉热干面在洛阳有很多人吃,洛阳浆面条在武汉则没有多少吃家,而且浆面条只在本地有市场,在全省其实并没有普及,在全国更谈不上影响。另外,浆面条的起源纯属文人加工的民间传说,谈不上太深的历史渊源,这些都是浆面条继续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劣势。“评审专家很挑剔,视频材料、文字材料、辅助材料都看得很细,申报材料因此要拿出很多有说服力的东西,如媒体报道、图片、实物等,必须有证据才行。”

    3 专家建议:把浆面条和洛阳其他面食捆绑申遗更可行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李晓霞另有思路:“把浆面条和糊涂面、卤面等洛阳本土的面食捆绑在一起,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竞争力。”

    王天喜已在考虑这个建议,他说老洛阳面馆已开发甜面片、茶糊涂、蒸肉等二十多种本地面食,把浆面条和“世界上最早的快餐”卤面“打包”申遗最可行,一是这两种面手艺相对复杂一些,二是两种面一干一湿,相得益彰。

    洛阳草根学者李健虎认为,洛阳人爱吃油旋儿以及用红白萝卜丝炸出来的“咸食”,爱喝果子油茶、花生油茶等;每逢端午,过去家家户户都炸菜角、糖糕。如果能把浆面条和这些地方特色浓郁的面食“打包”,以“洛阳面食”的名义申遗,没准儿是一条路。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