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8版:财富·收藏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花钱买花钱 莫花冤枉钱
民国闻人王广庆(三)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4 年 3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谈古说今
民国闻人王广庆(三)
□赵跟喜
赵跟喜
    洛阳汉太学遗址所出石经,一为熹平石经,一为正始石经。20世纪二三十年代,残石时有出土,世人惊奇。王广庆关于石经出土之记述,详尽始末,所著《洛阳先后出土正始三体石经记》之外,尚有《洛阳出土熹平公羊石经考》《缩印章氏丛书后序》等,因系王广庆亲历采访,见闻所及,皆真实可信。

    据《后汉书·灵帝纪》:熹平四年春三月,诏诸儒正定五经文字,刻石立碑于太学门外。《后汉书·蔡邕传》记载:(邕)奏求正定六经文字,乃自册书于碑,使工镌刻,及碑始立,后儒晚学,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辆,填塞街陌。世人所见典籍关于石经所记,除《汉书》外,另有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一书,遗憾的是,因前人记载有误,杨衒之以讹传讹,造成后人误识。

    民国二十三年,洛阳再出三体石经残石,王广庆先生将拓本呈送章太炎,章即诠释古文百余字,并作考语五千余言,认为洛阳太学所立石经,一体熹平石经立于汉,为蔡邕所书,三体正始石经立于魏,为邯郸淳所书。前人所以记载舛误者,因邯郸淳与蔡邕为同时代人,且年龄相仿所致。对此,王广庆亦有考证:《后汉书·儒林传》所记,误将熹平石经记为三体字,以致事实迷乱,贻惑后人。

    据谢承《后汉书》记载:石经立于太学门外,“瓦屋覆之,四面栏障,开门于南,河南郡设吏卒视之”。可惜河洛动荡,政权更迭,汉魏石经屡遭劫运,魏齐二代,石经被迁徙邺城(今安阳市北),隋唐时期又徙至关中。石经北徙后,所遗碎石时有出现,除三体石经外,民国十八年洛阳曾有熹平石经《周易》残石出土,石被一分为二,上半为湖南李况松所得,下半为于右任所得。另1945年、1957年西安出土之石经残片,亦为洛阳太学石经徙移之遗存。

    王广庆在《洛阳出土熹平公羊石经考》中,还记下了一些详细情节,至今读来,颇为有益。当年正始石经出土,王广庆因事赴沪,无暇顾及,遂致函张钫,将残石收公。不久,张钫托人将拓本寄至上海,嘱王广庆转赠章太炎、于右任二位,太炎先生一见拓本,惊为“稀世珍宝”,兴奋之余,以工资百元,嘱令洛阳县政府再事发掘,期望另有新得,因地方不靖,未果。由此世人皆知洛阳出土之石经,乃中华文化传世之瑰宝。而乡人亦知太学遗址地下有石经残石,留意挖掘,当年所见石片,每存一字者,可得三元,三字以上者五元,五字以上者十元,若百字以上则无定价,可任意索价。另残石中所见之文字,若有与历代所传五经文字相异者,每字可得十元以上,因为考古者得此残字,可借以稽考经典,解千年经说之疑案。

    民国十年到二十六年间,洛阳不断有熹平一字石经残石发现,可惜都流散无寻。民国二十三年所出《春秋公羊传》经石,初为王道中所有,日人欲出四万银元购之,因抗战起而未得逞,其后行政督察专员李杏村派汽车一部,倾囊收存,现存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史家所云此石流落异国之说显为误传。

3上一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