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对疗效的判断标准常常不是“好坏”而是“快慢”。问题是,为了好得快一点,付出更大的健康代价,值得吗?
“输液主要适用于患急症、重症和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许多医务人员及其子女感冒发烧时,大多靠自己硬扛或吃点药,几乎没有输液的。”
“输液因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高于其他给药方式,严重时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
昨天,晚报记者的一篇调查报道很受关注:从瀍河到西工,从老城到洛龙,从大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肌肉注射难觅踪影,满眼都是打吊瓶的人,有的医院甚至撤掉了注射室。
要说这真不是新鲜事,也不是只有洛阳才有的事。去年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多部门联合制定的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就包括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有人说,这些原则更该说给医生听。
确实,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用药决定权往往不在患者手中,而在医生手中;从根本上说,过度医疗是追求医药经济利益的产物,是“以药养医”现实结出的恶果。合理用药,靠病人不如靠医生,靠医生不如靠制度。
作为不当用药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广大患者也很有必要增强健康意识与权力意识,去除单纯“求快”心态。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老话放到现在,前半句还很受认同,后半句就未必了。
就说感冒吧,白天还活蹦乱跳的人,忽然间就鼻塞头痛了,到了晚上更是浑身酸疼,难受,着急,恨不得睡一觉起来就神清气爽恢复如初。这时,输液就派上了用场。
“输液好得快”的话,不仅医生说,不少患者也很认同,甚至有人因为医生不给输液而大为光火。
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对疗效的判断标准常常不是“好坏”而是“快慢”。问题是,为了好得快一点,付出更大的健康代价,值得吗?
身体是自己的,生病了,它要进行自我修复,而这个修复过程是不该随便“加速”的。
还说感冒吧,病了,也许需要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痊愈,也许正是长期不科学的生活方式“积累”出了这场病。
对身体康复,我们理当多点耐心,多点信心,也多点警醒,而不该急吼吼地去输液。
说到底,“病去如抽丝”的常识,需要回归,需要被一再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