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据媒体调查,医院太平间消费往往带来暴利,殡仪公司表示,医院太平间每个站根据业务量大小配备人员,小站每月上缴四五万元,大站每月上缴数十万元。高消费的背后,是殡葬商品的翻倍销售,急救人员每送来一具遗体,太平间就会给他们一两千元的“中介费”。(3月17日《新京报》)
“太平间不太平”,不是什么新话题,当初由医院管理时,太平间就因暴利而饱受诟病,如今承包出去了,问题依旧。
殡葬服务的价格,当然也应当尊重市场价格机制。然而,太平间被承包给殡仪馆经营管理,承包者一方面要向医院缴纳每年数万元的承包费,另一方面通过高额“中介费”抢遗体,太平间成了赤裸裸的生意场,遗体竟成为奇货可居的商业资源——背后由利益驱动的暴利形成机制仍需质疑。
乍一看,太平间不“太平”,临终关怀沦为“死人产业”,深涉其中的医院难免再次成为众矢之的,可这事全怪医院也未必公平。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以治病救人为业的医院是否应该“送人送到底”,还要打个问号。医院专注于自身的主业,专业机构承担遗体殡葬服务,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社会分工的。
殡葬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应该说不算退步。承包出去的太平间反而“暴利”升级,这也无须意外——既然承包是一种市场手段,付了租金的承包者自然会追逐利润。
如果总是纠结于太平间究竟该归谁管,那就无论如何也跳不出商业化的窠臼。
我们不妨看看别人的经验。
美国早已开始反思并弥补市场化的不足,并在一些事关尊严与公平的领域引入去市场化机制。殡葬领域正是其一:政府部门一般不涉及殡葬领域,取而代之的是非营利组织与社工机制。一旦有家庭需要丧葬服务,这些非营利组织就会主动联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社工机制更弥补了市场化的缺陷,如对逝者亲人的抚慰、心理疏导等。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一机制的引入,有效抑制了殡葬领域的市场化泛滥。面对“太平间暴利”这一挥之难去的梦魇,或许我们也该换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