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喆
提及牡丹,您脑海中或许会闪现出刘禹锡的“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和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诗句。的确,牡丹带给文人墨客以无尽的灵感与热情,文人墨客也纷纷用手中的笔为百花之王送上无尽的赞叹与喜爱。
自1983年发轫,历年牡丹文化节都迎来了无数赏花客,其中不乏翰林妙手。我们现将其中一些名家的佳作或妙语收集起来,请您细细品味那牡丹之娇艳与文人之才情碰撞后产生的火花。
季羡林
我对牡丹花真是一往情深。我觉得,值此时机最好的方法就是喊上几声:“奈何!奈何!”
洛阳人民有福了,中国人民有福了。在林林总总全世界无数民族中,造物主——假如真有这么一个玩意儿的话,独独垂青于我们中华民族,把牡丹这种奇特而无与伦比的名花创造在神州大地上,洛阳人乃至全中国的人难道不应该感到骄傲、感到幸福吗?
——面对很多国学、佛学、语言学艰涩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的季羡林先生,这次面对牡丹竟然“手足无措”了:“想了半天,把我脑海里积累了几十年的辞藻宝库,翻箱倒柜,旁搜苦索,想今天面对洛阳牡丹大展文才,把牡丹好好地描绘一番……然而,到了此时此地,面对着迎风怒放的牡丹,却一点词儿也没有了。我的‘才’耗尽了,一点儿也挤不出来了。”
能把见多识广的国学大师“囧”成这样,还真是令人称奇。难怪季老在选编个人散文集时,无论如何都要把这篇《洛阳牡丹》纳入其中啊!
张抗抗
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
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
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被拒绝总是痛苦的,大老远跑来看牡丹却被牡丹“拒绝”,无疑是有些无奈的。然而,洛阳牡丹却有特殊的魅力——它让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看到了别样的气质和个性,也让张抗抗的洛城游记显得卓尔不群。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牡丹的拒绝”后被张抗抗选作散文集的名称,这篇文章也被选入多种版本的中学教材。
汪曾祺
看朱成碧且由它,大道从来直似斜,闻说洛阳春索莫,牡丹拒绝著繁花。
——这首诗出自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汪曾祺先生之手。汪老读罢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后,“忽然想画几笔,也是有些话要说”。这首诗题在一幅画上——画面上是两朵牡丹,洇着浅淡的绿色。而本该是绿色的叶片,变成了暗红色。
张抗抗明白,汪老并非闲适之人,自有大义在胸。这画和七言诗,时时提醒:文人气质,骨气为魂;富贵与高贵只一字之差,若是悖道,情愿拒绝。
二月河
邯郸酒卖歌未歇,洛阳故宫钟漏绝。北邙一坡春牡丹,掩尽汉家残陵阙。
——这也是一首题画诗,出自二月河之手。这首诗题在一幅斗方《牡丹图》上,是二月河为一项捐助贫困儿童活动拿出的墨宝。据二月河自称,这幅诗配画表达的意思是,帝王的霸业再辉煌也只是暂时的,只有像牡丹这样永恒的东西才属于美。
公 刘
洛阳,我总算熟识了你的人间的面庞/皎洁的面庞/粉青的面庞/鹅黄的面庞/玫瑰的面庞/殷红的面庞/紫乌的面庞/凝重,热烈,端庄/告别了,却不悲伤
洛阳,我总算领略了你的天上的异香/皎洁的异香/粉青的异香/鹅黄的异香/玫瑰的异香/殷红的异香/紫乌的异香/清幽,甘醇,淡荡/隐退了,却不迷茫
——诗人公刘在《洛阳》中讲述了自己的感悟,从诗中看,他已将牡丹作为洛阳的象征。
琼 瑶
洛阳牡丹甲天下,今日一见,不虚此言,不虚此行。
——作家琼瑶对洛阳牡丹的渊源和文化十分了解。除了牡丹,她对洛阳的杜康酒也有极深印象——据说那是她第一次饮酒呢!
流沙河
太大了,太艳了,太美了!跟我从前在画上见过的洛阳牡丹一模一样!这些花该不是假的吧?要不然,它的花形和花色,怎么可能和画出来或者做出来的牡丹完全一样?这天地之间,难道还真有此等绝色……
——诗人流沙河来洛赏花留下的“名句”,据说他赏花时表情和眼神写满了惊愕,对洛阳牡丹赞叹不已。
雷抒雁
现在的洛阳就像一块锦绣,而牡丹就是锦绣上那朵花。现在很多城市都种植牡丹,而洛阳赋予牡丹的文化意义远远超过牡丹花自身的价值。
——谈起对洛阳的印象,诗人雷抒雁表示“必须要从牡丹说起”。
莫 言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曾于1999年来洛看花,牡丹也在他的笔下多次出现。
(翻拍,中新社发 焦国武 摄)